梵语 upādāna-skandha。为有漏之异名。有三义:(一)由蕴而生取,(二)由取而生蕴,(三)蕴依属于取。又取为烦恼之异名,蕴则通于三世,有内外、远近、胜劣之差别,系可聚集之有为法。盖有漏法由取所生,属于取且有生起“取”之义,故称取蕴。[杂阿含经卷二、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五、成唯识论卷一](参阅“有漏”2452) p309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藏典籍中,能启发蒙昧,而生般若正智之书。经典中,诸如训示教徒所须引用的句集之法句经、聚集因缘谭之贤愚经、杂...(杂语)草率之语也。又漫浪貌。容易语也。寒山诗曰:平侧不解厌,凡言取次出。...【时施设建立】 p0917 此声明处六相之四。瑜伽十五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时施设建立?谓有三时声相差别。一、过去...《比丘尼传》,略称《尼传》,四卷,有序。中国梁代宝唱撰,是晋、宋、齐、梁四朝著名的比丘尼六十五人的传记。 ...十地,谓菩萨所证之十地位,即指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骂意经言五魔:一、天,二、罪,三、行,四、恼,五、死。棱严则言五阴魔,但于五阴中,各开十种,共有五十: ...(1641~1728)清代僧。浙江仁和(杭州)人,俗姓沈。字伯亭,号灌顶,又名成法。九岁从学于杭州天竺山慈云寺明源,...(譬喻)珍宝充满之城郭也,以譬佛之正法。涅槃经二曰:汝等比丘,云何庄严正法宝城?具足种种功德珍宝戒定智慧以为...(术语)谓六趣中人天二趣之果报也。对于他四恶趣而言,故曰胜妙之善果。...为禅门曹洞宗之家风。敲,指学人叩师家之门以问道;唱,指师家回答以接引之。学人、师家之间亲密无隙,即称敲唱俱行...【道差别有十一种】 p1238 杂集论九卷十三页云:复次道差别有十一种。谓观察事道、勤功用道、修治定道、现观方便道...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僧伽吒经...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持身清高固然是好事,然而过犹不...
生活中我们谁都会遭遇逆境和挫折,经历各种不顺和困苦,我们除了焦虑忧愁、消极对抗、或是效仿阿Q之外,是否还有更...
上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经的题目。这个经字不多,二百六十个字,义很广。般若经一共有八部:《大品般若》、...若懂得说好话,人际沟通可以更圆通。当我们面对意见相反的人时,讲话有必要谦和而委婉。否则正像把盐撒到伤口,使对...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这种人是不简单,他知道《楞严经》,一切法不离开现前一念心性...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了幻妄之生死,证真常之心性者。然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
一、天趣之因 天趣之因就是:这个世间人不求常住的真心,因为他没有因缘听到正法、佛法,没有办法舍离这个妻妾的恩...
我们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会做一些慈善事业,他们也修善,我们佛弟子也修善,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 有些人说:所有...
取蕴
【佛光大辞典】
上篇:取经 | 下篇:受 |
位于云南昆明湖畔之华亭山。该寺原为宋代一豪族之别墅,元代仁宗延祐七年(1320),玄峰禅师予以重建,名为圆觉寺,...
启蒙书
取次语
时施设建立
比丘尼传
十地断障证真
五魔
续法
宝城
人天胜妙善果
敲唱
道差别有十一种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持身不可太皎洁,处世不可太分明

逆境中的从容

梦参老和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不仅要会做,也要会说

把人生的顺逆因缘,当做成就自己的一种方便

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天趣之因与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