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取相忏悔、观相忏悔。为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三等所载三种忏悔法之一,属于事忏法。取相一语有二义:一指妄取诸法之相,一指感取佛、菩萨之瑞相。取相忏,即以“感取”之义,谓该忏法乃入禅定清心,持忏悔之想念,以期感取佛、菩萨之奇瑞,而消灭烦恼性罪。亦即若能感得一瑞相,即可灭除一罪业。所谓瑞相,有清凉风、微妙香、光明、宝楼阁、佛之显现等十二种好相。[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二、维摩经文疏卷十五] p309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三业之一。依瞋恚而生之身、口、意三业,统称秽业。据大乘义章卷七载,瞋恚之心,能污秽自己与他人,故名为秽;而...指唐武宗会昌年中所引起之废佛事件。武宗素信道教,继文宗之后即帝位,会昌元年(841)九月,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指凡夫或佛、菩萨所受之身体与国土。即正报与依报。(参阅“依正二报”3054) p3016...(术语)无妄念也,即正念之异名。三慧经曰:问曰:何等为能知一万事毕?报曰:一者谓无意无念万事自毕,意有百念万...梵名 Dharmaraksa。又称支法护。西晋译经僧。音译作昙摩罗刹、昙摩罗察。祖先为月支人,世居敦煌。八岁出家,师事竺...八个大地狱。地狱大约分为三大类,即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在根本地狱中,又分为纵横两大类,纵的有八大地...(术语)小乘四果之第一。旧称须陀洹。译曰逆流,入流。新称窣路多阿半那Srota-āpanna,声闻乘之人,断三界之见惑...【色处法处建立别名因缘】 p0574 俱舍论一卷十九页云:何缘十处皆色蕴摄,唯于一种,立色处名?又十二处,体皆...(杂语)又云秃人秃居士等,骂僧之语也,谓外相似僧而心行非僧也。临济录曰:有一般不识好恶秃奴。...【境不离识】 唯识学立论,以一切客观外境都不实在,皆是主观心识的虚妄变现——由心体的自证分变现出相分,再由见...(植物)Kovidāra,又作俱毗陀罗,拘毗陀罗。黑檀之一种。...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哲学的重要理论。不过,作为一种学说体...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本来是清净本然,我们内心当中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罪业,本来没...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会冲突、会不愉快、会争执,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如...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心要长存...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 意根是指...问: 弟子按照印光大师说的耳听心念的方法来念佛,但是我不太清楚真为生死是一种什么心态?真信切愿需要达到什么程...实验证明,含钙量多的食物,可以缓和人的神经过敏,使冲动的性格变得异常温和。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报告指出,非洲...
取相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取相惑 | 下篇:取结 |
四悉檀之一。又作断恶悉檀。指佛随应众生之心病,而以法药对治众生各自之烦恼恶业。亦即应病与药,如为破贪欲而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