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老子“和其光,同其尘”一语,谓与尘俗相合而不自立异。于佛教,指佛菩萨为救度众生,须隐藏菩提之智慧光,以应化身权假方便,生于充满烦恼之尘世,与众生结缘,次第导引众生入佛法。摩诃止观卷六下,即称此种权巧施设为和光同尘。然北本涅槃经卷六,称此种施设为“和光不同尘”,意谓佛菩萨为达救度目的而兴尘世众生和合,却不为恶浊所染。[注维摩诘经卷一、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之一] p312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物名)锡杖之异名。十诵律五十六曰:杖法者,佛在寒园林中住,多诸腹行毒虫,啮诸比丘。佛言应作有声杖驱遣毒虫,...【不现神通引摄恐怖戒】 p0343 瑜伽四十一卷十八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具足成就种种神通变现威力;于...(菩萨)Abhayaṁkara,如来名。译曰离怖畏。见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术语)谓寂灭一理也。五教章上曰:一相一寂。冠注曰:一相一寂,即一事一理。止观大意曰:于一寂理,不分而分。...摄,摄取、摄受之意。菩萨地持经卷十载,菩萨以六种法摄诸众生,过去已摄,现在今摄,未来当摄,乃至历尘数劫,无有...【受从十六触生】 p0731 显扬五卷九页云:生建立者:谓从十六触,诸受生,何等十六?一、眼触,二、耳触,三、...(术语)从死相而验知未来之果也。出瑜伽论。...(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左手置膝,右手置颊,为见莲花之形者。...(术语)佛之德名。佛,说幻化之事,能为幻化之事,故云幻师。大集经十九曰:说一切法如水月,我今敬礼大幻师。...巴利名 Kamma-khandaka。为二十犍度之第十一。又称呵责犍度。即说比丘治罚法之篇章。本行持法起源自佛陀处分好诤斗...为五法之一。名,指事物之名称,能诠显事物之本体;相,指事物之相状。以名能诠显事物之相状,故称名相。盖一切事物...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从前有两位太学生,同年同月同日同个时辰出生,又同年分发官职,只隔一个省。 他们两个人互通消息,以明白彼此的吉...
其实从佛的角度,没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有一条路,只是有人在成就一佛乘当中稍作休息而已。为什么有二...
这个直下承当在禅宗里面是很强调的。因为我们习惯跟妄想在一起,就像一个人已经习惯了一天到晚去跟人家乞求,认为自...
妄心它没有自体,那怎么摄呢?妄本无体,云何可摄?他就解释说,断除妄心主要就是不取,就是我们说的要不随妄转的意...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妄念。怎断妄念?莫如念佛,念佛者: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美丽的人也有些地方缺憾,若是十全十美就变成了天仙仙女了。心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人,都希望临终能够念佛往生。那么要怎样才能作到呢?就不能不...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身口意,所以现在要修理修理你的嘴巴,随便说话不可以,你要加...
和光同尘
【佛光大辞典】
上篇:和休经 | 下篇:和合性 |
【境界现前】 p1289 瑜伽三卷五页云:云何境界现前?谓或由所依处故;或由自性故;或由方故;或由时故;或由显了不...
声杖
不现神通引摄恐怖戒
阿婆孕迦罗
一寂
六种摄
受从十六触生
验来果
施乐观音
大幻师
羯磨犍度
名相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惜福长寿,奢侈短命

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

摩尼宝珠其实就在你内心当中

这个就是断除淫机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