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之德名。佛,说幻化之事,能为幻化之事,故云幻师。大集经十九曰:“说一切法如水月,我今敬礼大幻师。”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物名)玄应音义二曰:周罗,此译云小宝也。梵Ktudra,巴Culla。...(术语)杂三毒,污于烦恼之善根修行。如自力之修善是也。观经散善义曰: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又作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一)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梵名 Brahma-horanavagraha。全一卷。唐代僧一行(683~727)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图像部分收于第九十二册。...即清白之法、清白业。指佛所显示之教法。又为无漏善法之总称。皆取其远离烦恼垢染之意,而称为清白。法华经序品列为...【财敬供养】 p0942 瑜伽四十四卷三页云: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以诸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萨迦耶萨】 此云无常。荀卿曰:趋舍无定,谓之无常。唐因明正理论云:本无今有,暂有还无,故名无常。净住法...【五不还】 p0259 集异门论十四卷五页云:五不还者:云何为五?一者、中般涅槃补特伽罗。二者、生般涅槃补特伽罗。...(术语)研究真理,以断妄惑,谓之学。真理究,妄惑尽,无更可修学者,谓之无学。小乘之学无学,以前三果为学,阿罗...问何故诸蕴如是次第?答由识住故,谓四识住及识,又前为后依故,如其色相而领受故,如所领受而了知故,如所了知而思...(传说)涅槃经二十六说佛言我昔住波罗捺国,舍利弗教二弟子,一令观白骨,一令数息。经历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缘即...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大佛顶首楞严经》这样说,念六十二亿菩萨的圣号,乃至于供养六十二亿的菩萨,衣、食、住、行七珍八宝,供养六十大...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天,和比丘们到城里托钵。这时,有位妇女抱着儿子坐在路旁,儿子看见相好庄...
你是相信文殊菩萨有?你是相信文殊菩萨没有? 那我们朝山,求菩萨拜菩萨求什么呢?求消我们自己无量劫来的业障,过...有一次,释迦世尊带着五百个比丘弟子,从拘留国游化到罗欧咤国,由于佛陀的圣德和声望的感召,当他尚未到达时,关于...
我们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求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念《阿弥陀经》时要诚恳,出声诵...
在禅修当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气息调柔是用功入门的关键,心粗气浮进入不了禅定。用功...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好,请放掌。 法师,诸位居士、诸位义工,大家阿弥...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 《庄严论》云:初律仪戒...
大幻师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王 | 下篇:大水火 |
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
周罗
杂毒善
发心
梵天火罗九曜
清白
财敬供养
萨迦耶萨
五不还
学无学
蕴次第
舍利弗度二弟子说法颠倒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地藏菩萨修行的时间,比这些大菩萨都久
童子欢喜以花献佛

参梦老和尚为朝五台山的弟子开示
赖咤和罗圣者的故事

念《阿弥陀经》,等于到极乐世界走了一遍

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
慧律法师《灵感观世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