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摄取、摄受之意。菩萨地持经卷十载,菩萨以六种法摄诸众生,过去已摄,现在今摄,未来当摄,乃至历尘数劫,无有疲厌。六种摄即:(一)顿摄,顿乃遽之义。谓菩萨从初发心,于一切众生作父母想,随力所能,以一切乐事饶益而摄取之。(二)增上摄,谓菩萨既已发心,若于父母则起尊重心,种种方便劝修善法,随时供养,知恩报恩;若于妻子眷属则教修善法,令其胜进;或菩萨为王,则摄受人民,如法正化,不加非罚,以财、法而为饶益,随其力能,教诸众生,令修善法。(三)取摄,谓菩萨常以二法摄取众生,即:(1)舍心,以财饶益一切众生,令其离于贫穷。(2)慈悲心,以法饶益一切众生,拔除邪见,教修正法。(四)久摄,谓菩萨摄取众生,多历时数,久久教化乃得成熟。(五)不久摄,谓菩萨摄取众生,教化不久即得成熟。(六)后摄,谓菩萨于前五摄之后摄取众生,令于此生之内即能成熟。 p130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作命过幡。指于人临终而未终之时,挂于寺塔表刹(幢杆)上之黄幡。盖以命终之人,中阴身如小儿,罪福未定,故造作...(一)指二种佛身。有多种分法:(一)谓生身与化身。生身即降生王宫,修行成道之佛身。化身为佛显神通力,变化鬼、畜等...禅林用语。以白云包覆下界,一切丑陋隐而不现,喻真理乃包融一切有无、是非、善恶之法,而又超越这一切。 p27...(术语)四生中之二。有水气之所,生物自行出生,谓之湿生。化生者,不藉父母之因缘,从莲华等自然变化出生者。...【不知义】 p0317 集异门论十七卷二页云:不知义者:谓不了知彼彼语义。谓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是名不知义。...(公案)禅之公案。殃崛摩罗入城托钵,到一长者家,值其妇产难。长者告曰:沙门是佛弟子,有何方便,救我家产难?殃...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若有一人、三人,随名牒用,不得至四;如上已明,至时量之。”资持记释云:“多少中,准上[...(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之中,在初地所证之二空真理也。此真理遍于一切诸法。故云遍行真如。...梵语 samyak-sajkalpa,巴利语 sammā-savkappa。又作正思惟道支、正志。八正道之一。即思考真实之道理,亦即远离贪...(杂语)Chāya,译曰阴。阴阳之阴也。见梵语杂名。...指安置宗祖或高僧影像之堂宇。又称祖堂、祖殿、大师堂、开山堂。乃我国昔日庶民奉祠先人遗像之所,后佛教借此二字转...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摩诃衍的止观啊!一般我们从当下下手来看,当我们念这句名号的...1、获身鬼(迦婆离)。 身高为人的两倍,无面目,手足穿孔,有如获足,热火满中,焚烧其身。前世受人雇用,作杀生之业...
多年前,有个学者在某大会场向人们讲佛祖绝对不可能存在。当听众感觉他言之有理时,他便高声向佛祖挑战说:佛祖假如...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如果你属于疲劳大军中的一员,经常感到疲乏无力、头昏脑涨、腰酸背痛、烦躁焦虑、紧张失眠等,那么就要小心了。南方...从前,有一位乐修佛道的修行人,决定独往山中用功。但是,静谧的山林中却伏藏着许多凶猛的大毒蛇,令修行人深生怖畏...
印光大师小时候,每年秋收过后,村里都要演戏酬谢神祗。由于人小个矮,年少的他趁着戏还没开演,背了条椅子,放到前...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 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六种摄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六种转位 | 下篇:六聚 |
(杂语)左右两膝,互着地而跪于地也。是乃梵土通俗之敬相,故因之又称胡跪。此中佛法为左跪,即以右膝着地为通相,...
荐亡幡
二身
一片白云不露丑
湿生化生
不知义
央崛产难
诃责羯磨所被不得至四人
遍行真如
正思惟
车也
影堂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三十六种饿鬼

信佛会让你损失什么

《阿弥陀经》的三大注疏
从累到病只需5步
四大毒蛇

用忍辱换来了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