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之中,在初地所证之二空真理也。此真理遍于一切诸法。故云遍行真如。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譬喻)谓有恩人来涂香于我一手,有怨人来割取我一手,以譬恩怨之二缘。涅槃经三曰:若有一人以刀害佛,复有一人持...【种姓住】 p1260 瑜伽四十七卷十四页云:云何菩萨种姓住?云何菩萨住种姓住?谓诸菩萨、住种姓住,性自仁贤。性自...又作出家阇梨。五种阿阇梨之一。阿阇梨,为梵语 ācārya 之音译,意即师范。出家阿阇梨即指传戒时之戒师。又初出家...密教依释摩诃衍论而立者。前之八识,与唯识所立不异。第九识之一切一心识,又曰多一识,是真如随缘,而为有情非情。...阿兰若的简称,是僧人静修的地方。...禅宗六祖慧能咐嘱弟子之三十六种相对性概念。又作三科三十六对法门。(一)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亦名:导俗化方篇 子题:导俗、化方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导俗化方篇第二十四。(一、叙来意)(一、道俗相济彰益...(术语)又名中间三昧,中间静虑,中间禅。大梵天王所得之禅定也。色界,无色界通有八地,每一地各有近分定与根本定...【染不染法】 p0877 瑜伽一百卷十五页云:当知此中由五因缘,建立染法。一者、于三受中,如其所应,为杂染故。...【所假借庄严具喩】 p0743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又彼诸欲,喩所假借庄严具者:托众缘故。...最细微的无明。最初的无明叫做无始无明、根本无明、或元品无明,最后的无明即叫做最后品无明。...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有时候我们听古德说: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实这句话我认为对了一半。就是说你在修一个法门,如果你只是想生起善根,...
问: 得生与否,全在信愿有无。弟子在《念佛感应录》里面看过有好多鸟类,特别是八哥、鹦鹉这些众生,它们为了获取...
阿弥陀佛是无限量、无边际,要对治我们的心和我们凡夫的毛病,就是要用阿弥陀来对治。在无量里面,一切都是无量的,...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次与弟子们外出托钵。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外道教徒,他一看到佛陀,就开始破口大骂。 佛陀却若...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慧律法师答∶ 刚硬的心叫做众生心;柔软心是佛菩萨的心,它永...
1.生平 截流大师(公元1628一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康间人。俗姓蒋,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与憨山大师是朋...
阿弥陀佛的核心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阿是一个否定性指称,就是无的意思、空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讲起来就是无...
佛祖一心,教禅一致,宗门教外别传,非离心外,别有一法可传。只是要人离却语言文字,单悟言外之旨耳。今参禅人,动...
遍行真如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遍行惑 | 下篇:遍地院 |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金刚界仪轨、莲华部心念诵仪轨、莲华部心仪轨、莲华部心轨、莲华部仪轨。收于大正藏第十八...
涂割
种姓住
出家阿阇梨
十识
兰若
三十六对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第二十四
中间定
染不染法
所假借庄严具喩
最后品无明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有一个明心见性的善知识非常重要

鸟类众生好像没有信愿念佛,为何也能往生

想要接触到这个光明,就一定要念佛
向佛陀丢掷泥沙的人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念「阿弥」也比念「弥陀」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