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本无命运之词,而仅有宿业之说法。宿,指过去。业,分为身业(身体之行为)、口业(言词)、意业(心所想之事)三种,系由过去所作之种种因,而导致现在所得之种种果,此种因与果相互之连锁(因缘)即称为业。由过去到现在,乃至于未来,皆受一股极大之力量支配;个人之业,随此一力量而流转,而无抵抗之余地。尤有甚者,个人之业有时虽小,然亦可能被逼压入较大之业流中。此一说法近似于命运,然亦有所差异,即个人如有强烈之意志,则可凭此意志带动自己之业流;甚或若得转机,即可跃出业之果报。此即佛教确认人类意志自由之基本精神。(参阅“业”5494) p312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契合如如之理的智慧,即根本智。...(术语)诸尊各有根本之印与明。秘藏记私钞六曰:诸尊各有根本印明,秘经说爱染王法,诵大根本明(云云)。不动亦有...【现量】 p0951 瑜伽十五巻八页云:现量者:谓有三种。一、非不现见,二、非已思应思,三、错乱境界。如彼巻八页至...(印明)交腕而作外缚五股印。或于左腕上置右腕,合手之脊而交中指,大指小指无名指各寄附而立之,是即莲华部之五股...亦名:不饮酒戒缘起 子题:饮酒戒以罗汉为缘起、饮酒十过、酒有十过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支陀国,娑伽陀为...(名数)真言法中有四种眼:一法眼,敬爱法也。二炽盛眼,钩召法也。三忿怒眼,降伏法也。四慈眼,息灾法也。见诸部...即以三十四种刹那之心断尽烦恼而成就佛道。略称三十四心。三藏教菩萨,扶惑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梵语 brāhmana。(一)音译婆罗门、梵士。意译净裔、净行。又称净行者、净行梵志。婆罗门志求住无垢清净得生梵天,故...业感缘起 小乘观世间一切法之缘起,皆由业感,是为业感缘起。缘起者,谓一切事物必待缘而起,一切之有为法皆是也。...(术语)大日如来之自性身会从心流出之诸内眷属为三世常自受法乐,说两部之大经,名为自性会。此会场,因人之实机,...【诸地波罗蜜多了义之教】 p1362 瑜伽七十八卷十七页云:世尊!于是解深密法门中,此名何教?我当云何奉持?善男子...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原文: 闻有贵恙,想日见痊愈矣。世间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是求神祷鬼,徒增业障,有损无益。阁下...【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在极乐世界的天人,他的色身所受用的快...从前有一条蛇,头尾相互诤竞。尾对头说:我应为大。头说:我有耳能听,有目能视,行时在前,所以我该称大,你无此能...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所以会对事相上的认知做抉择。也就是说,我们人是生活在惯性意识里面。 所谓惯...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还是不分别,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个事情应该这样解释...学佛的人,必须各尽自己的本分。所谓尽本分,就是务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父顺,主仁仆忠。这八种事,一个人都...要管理好我们的心,具体操作就要讲到调心,我把心比喻成牛。当过农民的人都知道,一条牛从不听话、不耕田、不做活,...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的佛教行门就是修持的方法,可以说是禅宗和净土最为契机,容易上道。那么禅宗发展到...
命运
【佛光大辞典】
上篇:命梵 | 下篇:命浊 |
彼观行者。具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名具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