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感缘起’ 小乘观世间一切法之缘起,皆由业感,是为业感缘起。缘起者,谓一切事物必待缘而起,一切之有为法皆是也。起谓起始之义,故名缘起。业感者以善恶之业因,感苦乐之果也。盖小乘观苦辨集,明世间缘起,由于业感耳。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只要一念坚信阿弥陀佛的本愿,就可以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业。...(术语)依于法相大乘之意。阿赖耶识,一名阿陀那识,此译执持识。了义灯四本曰:七名执持识,谓阿陀那识。梵Ādā...梵名 Kā?yapīya。音译作迦叶遗部、迦叶维部。又称饮光弟子部、善岁部。乃小乘二十部之一,亦为五部律之一。系佛陀...(名数)一三昧耶印明,二不动尊印明,三如来钩印明,四善通印明,五金刚甲胄印明。见大日经,略摄念随行法。...系者,拘系之意。系缚于欲界之法,称为欲界系。欲界所系,具足十八界。又二十二根中,除后三无漏根外,其余十九根为...谓阿弥陀佛加持念佛行者之十一种力用。即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梵名 Madhyānta-vibhāga-tīkā。凡二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偈颂部分系弥勒(梵 Maitreya,四世纪后半)...凡十五卷。唐代明佺等撰。又作武周刊定众经目录、大周录、武周录。为东汉至武周有关翻译经论之目录。共收经典三六一...指有关出家受戒之作法。世尊以来即有关于出家受戒之规定,此类规定详载于诸部派之律藏犍度部受戒犍度中,印度部派佛...韩国名僧。又称太贤。生卒年及籍贯均不详,其确实活跃时间在新罗景德王时代(742~764)。主要著述有:成唯识论学记...(术语)佛之异称。等者平等,觉者觉悟,诸佛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智度论十曰:诸佛等,故名为等觉。往生论注...(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清朝的纪晓岚记载了一个公案。他认识的一个人,给他讲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书生文才很好...佛曾经说:任何众生如果对身披袈裟的比丘产生恶心,因为是对三世诸佛、缘觉阿罗汉、三世圣者产生恶心的缘故,将会成...
说到修行,实在需要我们慢慢地用心去体会。我刚出家的时候,总希望天天都不要离开老法师,尤其看到她年龄那么大了,...一直以来有善士发短信、邮件和打电话表示愿意供养我,向我要银行账号。我很感恩,也很感动,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一个特...有一天,在禅堂里面,忽然发现一个小偷偷东西,在禅堂这么一个清静的地方是不可以原谅的,并且大家都知道是谁,就齐...
问曰,念佛之门,多承开导,群疑尽释,正信现前矣。但上文所谓抖擞身心,拨弃世事。今世网中人,间有境缘顺便,身意...问: 印祖多次开示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若家人不能随其学佛,身边亲友又不具备助念的条件,是不是平日念佛...
我们有时候宣传佛法,也会尽己所能去跟周围的人去讲佛法。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一个立场的不同?很多人还是在我见的立...
正观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破惑 | 下篇:随眠为有本 |
【十到彼岸】 p0111 辩中边论下卷四页云:由施等十波罗蜜多,皆有如斯十二最胜;是故皆得到彼岸名。何等名为十到彼...
一念业成
执持识
饮光部
五支念诵法
欲界系
十一力
中边分别论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出家作法
大贤
等觉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偷懒实际是损了自己的福报
轻毁出家人会成熟极重恶报

每天都给自己一个检验
最殊胜、最有效果的供养
慈悲的驯服场

订定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
临终无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