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 小乘破一切凡夫之大惑,是曰无我。无我又曰非我,我者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之谓。于人身有此执,曰人我。人我又分为二,于自己有此执,曰自我。于他有此执,曰他我。然人身为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则人我自我他我之无,自无待言,是毕竟无我也,是为究竟之真理。无我之义,甚深甚微,兹但略标,义不细述。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相对于青、黄、赤、白、黑五正色之中间色。即:绯、红、紫、绿、硫黄等五色。[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一之一](参...(术语)有出离解脱之性,谓之有性。无佛性谓之无性,即阐提也。圆觉经曰: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圭...梵语 sa-rana,巴利语同。为有漏之异称。诤,烦恼之别称。烦恼与善品相抵触,损害自他之身,故称诤。有,随增之义。...(术语)梵语阿离野Ārya,译言圣者圣人。对于凡夫之称。谓大小乘见道以上,断惑证理之人也。涅槃经十一曰:以何等...【修行住】 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三位,又作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欲界菩萨】 p0985 显扬三卷十五页云:十一、欲界菩萨。谓生欲界,住菩萨法性;为令自他证寂灭故;已发正愿,修习...(杂名)Viśākhā,又作鼻奢佉。星名,当于二月。或言黑鹿。俱舍光记八曰:毗舍佉,是二月星名,此云长养,即功德...(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十四。观无量寿经曰: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众多的生死。众生轮回于六道之中不能出离,所以有众多的生死。...【润生】 烦恼有分别起和俱生起二种,分别起烦恼是依邪师、邪教、邪思惟三缘而生起的烦恼,自然而有的烦恼称为俱生...(术语)Saṁjā,译曰想。五蕴之一。见俱舍光记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问: 请问师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么解决? 仁炟法师答: 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离它,出家的信徒不能接受金钱供养,不能储存,进行一切的买卖...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看人。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
我们不要得少为足。有的人得了一点点修行的好处,就以为自己没有问题了。不但是得了好处,甚至于还没有得好处,就开...以静心对治动心: 现代生活紧张快速,大多数的人都患有浮躁不安的通病。因此,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至少必须有几分...
河北省献县史某,为人虽不拘小节,但秉性豪爽正直,不是卑鄙龌龊的小人可比,因此,在社会上的人缘很好,颇受人们爱...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圣严法师...
一、楚王后裔 弃官归隐 刘遗民是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之一。原名刘程之,他是汉代楚王的后裔,曾任九...
破惑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十二支 | 下篇:正观 |
梵语 satkāya-drsti,巴利语 sakkāya-ditthi。音译作萨迦耶见、飒迦耶见、萨迦邪见。意译作虚伪身见、坏身见、移...
五间色
有性
有诤
圣人
修行住
欲界菩萨
毗舍佉
上辈观
多生
润生
僧若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怎样解决家庭感情的痛苦

「中道」的财富观
【推荐】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没有定的不净观是没有力的
治心的方法

救人不淫免火灾
怎样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