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十四。观无量寿经曰:“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说演义理也。法华经提婆品曰: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阿弥陀经曰: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杂语)物体之重量也。俱舍论一曰:可称名重。...(地名)即清凉山也。...(术语)小乘教中一切有部宗所立。三世实有谓时间的诸法体性实在也。法体恒有谓空间的诸法体性实有也。所见事物之生...五种之怖畏。怖畏,梵语 vibhīsana。(一)见道以前之人所起之五种怖畏。又作五恐怖、五怖、五畏。即:(一)不活畏,...【外境杂染】 p0492 瑜伽九十一卷三页云:眼等为依,于色等境,起诸贪着;名外境杂染。...【三性各具中道】 唯识中道,是建立在三自性与三无性的基础上。即一切法的每一法,各具非空非有二义。即遍计所执性...亦名:有难移夏 子题:破安居、破夏、人难、移夏不破安居、摩夷、摩怛理迦、本母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夏中遇缘失...梵名 Kokālika,巴利名同。又作瞿伽离、俱迦梨、拘迦利。意译为恶时者、牛主。为提婆达多之弟子,常妨碍佛之化导,...【五事是三种取所行义】 p0288 瑜伽七十三卷五页云:问:如是五事,当知几种取所行义?答:略有三种。一、有言有相...(术语)Yoga,一作瑜誐。男声呼曰瑜伽,女声呼曰瑜祇Yogin,与物相应之义(瑜祇Yogin为瑜伽Yoga之修行者,其体声第...八大人觉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理,理是人人的本心。这心是怎样的呢?圣言所表,心如虚空,说...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代表着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
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能认识到无常是智慧的表现。而认识无常的意义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的现实真相。...
一、不杀生 意识到毁灭生命所带来的痛苦,我发誓养同情心,学习善巧,捍卫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我决心远离杀戮...一位妇人在河边寻死,被路过的船夫搭救了,询问原因,妇人说,因为丈夫猝逝,觉得没有丈夫,活不下去了。 船夫问:...
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核桃,在国际市场上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中国和美国的产量占了。核桃在国外,人称大力士食...
上辈观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上首 | 下篇:上趣 |
【成因】 p0664 瑜伽五卷八页云: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成耶?答:所知、胜解、爱乐、为先;...
演畅
重
清凉世界
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五怖畏
外境杂染
三性各具中道
安居有难移夏
俱迦利
五事是三种取所行义
瑜伽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佛教中的「称谓」有哪些

大德的无常语录

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发愿持守五戒
找回那个没有结婚前的你

【佛学漫画】阿弥陀佛为何一直站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