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相当于佛教教义中之“慈”(梵 maitrī),乃“友”(梵 mitra)之衍生语。所谓慈,即真实之友情;系对其他一切人一...(名数)真言宗所立,据大本如意经之说。一圆满意愿明王菩萨,二白衣自在,三髻罗刹女,四四面观音,五马头罗刹,六...【扇搋迦等不许出家受戒】 p0948 瑜伽五十三卷八页云:问:何故不许扇搋迦、半择迦、出家,及受具足戒耶?答:...略称法界宫、法界宫殿。意即金刚法界之宫殿。指大日如来说大日经、金刚顶经等之会场。据大日经疏卷一载,金刚法界宫...【尼民达罗】 此云地持,山形似海中鱼故。...即汤灌。尸体入棺之前,以温水沐浴,使之清净,称为浴亡。丛林中,每有病僧入寂,多行此仪式。敕修百丈清规卷六亡僧...(杂名)Śūdra又作戍捺罗,戍怛罗。四姓之一。农人也。西域记二曰:戍陀罗,旧曰首陀,讹也。农人也。...种姓,英语、法语 caste,德语 kaste。系依种族、职业、地域等将社会区分为各种尊卑贵贱阶级之制度,为一世袭、封闭...戒坛 又曰戒场,授戒之戒场也。梵名曼陀罗,译作坛,名曰戒坛,为授受戒之道场,亦曰戒场。 戒师 又谓之戒和...【末那所依】 凡心识生起,必有所依。如前五识依于五根,第六识依于第七识,而第七末那识所依的,是第八阿赖耶识。...十度中的每一度各具有三种行法, 布施度的三行是财施、法施、无畏施; 持戒度的三行是摄律仪戒、摄善法界、饶益有情...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每天系念佛号这很好,但有妄想、杂念、烦恼的干扰是正常的。凡夫就是有妄想杂念, ...
(一)孝养父母,福德之基。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有一个女孩自杀,被一个老人撞见了,未遂。女孩哭诉了好多自杀的理由,老人说了救她的理由。 第二天,老人拿了张一...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和动物打交道,记得我上小学时我们家就养奶牛,听妈妈说我们家以前还卖过貂,后来开始卖驴肉,都...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或出了偏差,后续的修行一定会遇到不少障碍...幸福与不幸、痛苦和快乐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不幸与痛苦在正面,幸福与快乐就会被转到反面;当你把幸福与快乐放在正面...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三昧,你的智慧光明会慢慢地开展出来。如果一个人老是跟着妄...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位被公认的美男子,别人都叫他徐公。和徐公家离的不远,有一户人家,那家人的主人叫邹忌。 邹...
三性各具中道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三性各具中道】唯识中道,是建立在三自性与三无性的基础上。即一切法的每一法,各具非空非有二义。即遍计所执性,情有故非空,理有故非无;依他起性,如幻故非有,假有故非空;圆成实性,真空故非有,妙有故非空。如此、则一一法上,各具三性非空非有中道。此名三性各具中道,亦名一性中道。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七。
上篇:三性中道 | 下篇:三性业 |
(职位)禅苑之役名。为书写供养华严经劝化檀施之头首。见象器笺八。...
博爱
八大观音
扇搋迦等不许出家受戒
金刚法界宫
尼民达罗
浴亡
戍陀罗
种姓制度
名义
末那所依
十度三行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安法师:念佛人正确的目标定位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生命尺

活驴现杀,受现世报
虚云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幸与不幸是取决于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