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佛教教义中之“慈”(梵 maitrī),乃“友”(梵 mitra)之衍生语。所谓慈,即真实之友情;系对其他一切人一律平等,而非特别对某人之爱。慈中若无“悲”(梵 karunā),即不能成立。慈与悲必须相辅相成,始有作用之可能。悲,本为呻吟之意,意指对人间苦痛之呻吟,或对自己感受痛苦之情。若能深刻省察自己之痛苦,从而对他人之痛苦产生感同身受之悲情,自然就衍生出友情,乃至扩展至慈爱一切众生之博爱世界。(参阅“慈悲”5805) p487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Ambedkar, Bhimrao Ramji; 1893~1956)当代印度之宗教家、政治家。生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其出身为印度种姓制度外...亦名:持羊毛戒制意 子题:凡碎 行宗记释云:“ 凡碎 ,谓经求小人。”(戒疏记卷一一·七九·一)...五种谷物。又称五种谷子。指大麦(梵 yava)、小麦(梵 godhūma)、稻谷(梵 ?āli)、小豆(梵 masūra)、胡麻(...六入之义,前条已叙,兹总明之。六根或六尘,皆谓六入。但分别言,六根为内六入,六尘为外六入也。...(名数)起信论分无明为根本枝末之二、迷于法界理之原始一念,为根本无明,因根本无明而起三细六粗之惑业,为枝末无...(术语)名为直诠诸法之自体者,故曰名诠自性。句为诠其自性上义理之差别者,故曰句诠差别。唯识论二曰:名诠自性,...宋代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平江府(江苏)人。从福建之瑞峰章出家,复参学于穹窿圆,后嗣圆悟克勤之法。尝住平江府...(杂语)究竟之言说。金鞞论曰:双林最后,极唱究竟之谈。秘藏宝钥下曰:真如受薰之极唱。...(术语)发诸见之智慧也。止观十上曰:如是见慧从何处出?由禅中有观支。...梵语 adbhuta-dharma,巴利语 abbhuta-dhamma。译为希法、胜法、奇特法、未曾有法、未曾有经。音译为阿浮陀达磨、阿...【男女承奉所有变异无常之性】 p0709 瑜伽三十四卷十页云:云何观察男女承奉所有变异无常之性?谓观见彼,或衰...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但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即大士心。如何颠倒若不见。若言大士心颠倒。如何能化颠倒人...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拜神、拜祖先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拜神变成我们传统的风俗习惯。你要是问他,拜神在拜什么?他不知...
通过十二因缘流转门,我们了解了生命轮回的真相。那要截断十二因缘这样环环相扣的循环、对治烦恼、灭除苦果、证悟本...
问: 我平时用印光法师讲得念十声的方法记数,但我发现记数时就不能专心口念耳听了,要听得清清楚楚时就记不住念到...
有时候我想:人为什么会生气?其实人生气的时候往往是意识在起作用,因为我们头脑中有许多这样那样的观念,在这些观...
夫六道众生,无一不欲离苦得乐。尤以我人道欲求离苦之心更切,以其八苦交煎,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老子和庄子是放旷逍遥哲学家的代表。尤其庄子晓梦迷蝶的典故,一直是许多人不断探究的问题...问: 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师答: 阿弥陀佛的阿字正确读音念ā,有些人习惯发ō音,也是可以的...
博爱
【佛光大辞典】
上篇:劳侣 | 下篇:净佛 |
【清净资助】 p0960 瑜伽八十一巻四页云:清净资助者:善入众心故。...
安培克
持羊毛过限戒制意
五谷
六入
根本枝末二无明
句诠差别
云辩
极唱
见慧
未曾有
男女承奉所有变异无常之性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憨山大师《观音赞》
慧律法师: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

【推荐】一切轮回的根本就是我们的业力

如何正确运用十念记数法念佛

思考方式决定你快乐或烦恼

想离苦必须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