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种种香末为一丸,常用以比喻一法中具有无量之佛法。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上载,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对坚意菩萨说法,谓菩萨住于首楞严三昧,世世自得六波罗蜜,念念常有六波罗蜜,而身皆是法、行皆是法,并以和香丸为譬喻:如将百千种香料捣为粉末,若有人欲索取其中一种,而不欲其余香末共相薰杂,则为不可能之事。犹如菩萨以一切波罗蜜薰习身心,能于念念中常生六波罗蜜。[金光明经玄义卷上] p312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摩诃衍】 大论云:摩诃,此含三义,谓大、多、胜。衍是乘也。胜鬘云: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出世间善...一、依法不依人,即要依正法之轨则,不可依人之所说; 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三藏中有了义经,也有不了义...【恚界】 p0939 法蕴足论九卷十九页云:云何恚界?谓于有情,欲为损害;乃至现为过患;总名恚界。复次瞋恚、及...(术语)比丘比丘尼。受持之小乘戒也。显扬大戒论序曰:保执者自谓,除非小律仪更无大乘戒。...(譬喻)须陀洹人观四谛,一时断四谛下之见惑,譬以四十里之水也。易言之,即一谛下之惑,是一十里之水,其余修惑,...【六处修修满证得六种自在圆满】 p0315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三页云:由此修故,无学地中,六种修法,究竟圆满。一者、...(一)比喻破戒之比丘。又作乌鼠僧。鸟鼠为蝙蝠之别名。蝙蝠虽能飞行,然似鸟而非鸟,故以之比喻为末法时代之堕落僧侣...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智论,佛说法已,常教诸比丘入禅定;己之所说,身亦自行。”资持记释云:“说已入禅,大乘垂...指破除比丘恶欲之四种行法:粪扫衣、乞食、树下坐、身心寂静。又作四良药。与行四依、四圣种之意略同。四分律删补随...(饮食)山家清供曰:苏东坡与子由饮槌芦菔烂煮,不用他料,只研白米为糁食之。忽放箸抚几曰:若非天竺酥酡,人间决...(书名)众贤着。显宗论之异名。光者光显之义,三摩耶者梵语,义类之义,即光显自宗义类之意也。婆薮槃豆法师传曰:...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我们刚才讲到一个横死,不该死死了、意外发生的,这里有九种。 有病处在没有医生的地方,也没有药。本来你寿命还没...
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因。因为众生的内心,他的这个五阴身心世界能够造作种种的业力...
静坐的利益 静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对于身心健康,确为有益。以世法说:年老者静坐,可以减少头痛腰痛、眼花心乱、...
昔日,佛陀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住在那难陀城的波婆利掩次林中。当时,有长者子,名为坚固,来拜谒佛陀,他顶礼佛足...
一般人拜佛,多为追求财势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所求的拜佛,不能算是修菩萨行,故对人格的成长亦无助益,甚至...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果能秉持这个目标而精进办道,贯注精神,一心一意,安住如来正法当...
大愿力行无胆怯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这是《佛国记》(又称《法显传》、《历游天竺记》等)开篇的第一句话,...
【原文】 汪舟次曰。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莫过此。常即万恶淫为首一语思之。 世间恶业无穷。何至以淫为...
和香丸
【佛光大辞典】
上篇:和南 | 下篇:和样 |
【增上慧】 p1314 世亲释一卷七页云:增上慧者:谓趣证慧故,名增上慧。或依慧而学故,名增上慧。卽是无分别智。...
摩诃衍
四依法
恚界
小律仪
四十里水
六处修修满证得六种自在圆满
鸟鼠僧
说法己身亦自行
四圣行
酥酡
光三摩耶论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念《药师经》专门对治九种横死

为什么会有十二类众生

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佛陀劝诫比丘勿以神通度众

拜佛有三层意义
出家忧道不忧贫

法显大师历时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