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灭尽等至】 p1213 五蕴论六页云:云何灭尽等至?谓已离无所有处贪,从第一有、更求胜进;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不恒...(仪式)禅林之语。与通常所言下火同,别曰秉炬者,因秉炬语长,下火语短,下火一人行之,秉炬数人行之。行荼毗式时...指禅林中,常住日常所用之总簿。日,日常之意;黄,指黄檗,芸香科之植物,可作药用及染料。为避蠹虫,故将总簿染以...以千差万别之事相作讨论,叫做事论,若以平等之理体作讨论,就叫做理论。...(杂名)谓地下也。犹言黄泉。淮南子曰:放乎九天之上,蟠手黄垆之下。又为伤亡感旧之词。世说曰:王戎过黄公酒垆。...(杂语)一作咄吒迦,喜悦之音声名。又为鸟名。入楞伽经一曰:以都吒迦音赞叹佛。慧琳音义三十一曰:咄吒迦音,梵语...【六现观得九遍知】 p0310 瑜伽七十一卷五页云:问:六现观、得九遍知。谓欲系见苦集所断烦恼断故;立初遍知。色无...谓恭敬供养父母尊长,慈愍怜念一切众生。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三四一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江苏泰县人。曾任东南、东北各大学教授。尝从欧阳渐研究唯识学。治学严谨,曾撰“见相别种辨”一篇,引起民初二十年...表示天台宗五时判教中第四般若时特征之用语。全称转教付财融通淘汰。语出谛观之天台四教仪。于般若会座,须菩提等声...发起菩提心,修成万行之意。安乐集卷上(大四七·一二下):“在此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即谓欲于今世得...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来,人死四五千万。自有生民以来,未闻有如此之惨凄者。又复...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二连续三年都闹饥荒,以后也都吃不饱,有得吃但是吃不饱。一直...
乞食,又称为托钵、分卫、行乞,是比丘为资养自己色身,乞食于人的一种行仪,也是比丘清净自活的一种修行方式。乞食...对现代人来说,贪欲贯穿着一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满足这种占有外物的欲望上,正是为了满足这些层出不穷的贪欲,人们...在佛陀住世的那个时代,舍卫大城中有一位贱民,名叫尼提,因为种姓卑贱,只能为人做除粪的工作以养活自己。 这一天...
记得一位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 当科技时代各种新鲜的事物犹如汹涌浪潮,席卷现代生活的时候,我...
调心,改变人生的好习惯 古德云:君子慎所习。 良习,引人迁善远罪,迈向光明; 恶习,令人沉迷不觉,堕入暗冥。 一...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一心,把我的贪、瞋、痴、慢、疑变成了戒、定、慧,这是可以转...
摩诃衍
【翻译名义集】
【摩诃衍】大论云:摩诃,此含三义,谓大、多、胜。衍是乘也。胜鬘云: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出世间善法。世尊,阿耨大池,出四大河。起信云: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云云)。
上篇:腻地 | 下篇:陀罗尼 |
祖师大德于示寂时,叙述当时心境之偈颂、诗文,称为辞世文。又作辞世、辞偈、遗偈。此风始自唐代以后之禅宗或净土教...
灭尽等至
秉炬
日黄总簿
理论
黄垆
都吒迦
六现观得九遍知
敬上慈下
景昌极
转教融通
起心立行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界诠法师的出家因缘

出家人托钵乞食的含义与由来
把人身用在满足贪欲、积聚财富上,实在是太不值
除粪人尼提

淡定与慈忍

善自调身心,具诸功德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