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须陀洹人观四谛,一时断四谛下之见惑,譬以四十里之水也。易言之,即一谛下之惑,是一十里之水,其余修惑,譬之一滴水,此以修惑渐渐断之故也。涅槃经三十六曰:“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横四十里水。其余在者,如一毛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1594~1657)明代临济宗僧。浙江嘉兴人,俗姓张。字万如,世称万如通微禅师。年十九,于兴善寺出家受具足戒。初谒...二重曼荼罗者,胎金两部之曼荼罗,各有浅略秘密之两重。 一、在胎藏界者: 一、大日经具缘品所说,大日住...即于禅林中,每日斋粥之时,于佛殿诵三遍无量寿咒,以祝祷帝王之安康及国家之隆盛。[敕修百丈清规卷一每日祝赞] ...摩纳,梵名 Mānava,巴利名同。意译作儒童。释迦如来在因位为摩纳仙人时,于第二阿僧祇劫终,逢燃灯佛出世,时摩纳...威仪者,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则。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是为威仪。具足者,具备满足...亦名:执事人差法 子题:差僧使从下起、僧使从下座差起、请命依腊须从上起、差役取卑故从下起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观真如之理体,绝诸一切虚妄之相,叫做无相;又真如之理体绝四相,远百非,离一切之念虑思想,叫做离念。...(堂塔)延寿堂之异名。令省察病比丘身之行苦之意。...(杂名)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中所说之陀罗尼也,经中说诵此陀罗尼者,则增寿命满百岁。敕修清规...【唯识宗】 为法相宗的异名,由决判诸法体性相状故,名法相宗;由明万法唯识的妙理故,名唯识宗。为我国大乘八宗之...【善显了】 p1139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二页云:善显了者:如所有性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问: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阿弥陀经的另一个版本)里讲到,在临终时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量声闻弟子都...
冬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直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但却因为忍受不了...
这句名号总持一切法,叫万德洪名。念它的时候,我们真诚的心念出来,心和音声要相依。这是我们不断要说的。我们每天...
【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生身的母亲;因为母亲在世间时贪、瞋、痴的行为三...五逆 所谓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若犯其中之一,即堕无间地狱。 一、杀父母: 谓父...佛陀再次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人因为不明了事理,所以很痛苦的过日子。其实并没有人让他...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临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隋开皇中,观化京师,受持戒律,日以礼忏为务,常诵万五千...
四十里水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十九重摩尼殿 | 下篇:四十品无明根本 |
【六到彼岸与三无漏学相摄】 p0314 瑜伽七十八卷六页云:世尊!如是六种所应学事,几是增上戒学所摄?几是增上心学...
通微
二重曼荼罗
每日祝赞
摩纳仙
四威仪具足
知事法
无相离念
省行堂
无量寿咒
唯识宗
善显了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推荐】为什么很多念佛人害怕临终没有正念

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

极乐莲华的状态,是当下心理状态的折射

放纵淫欲,后果不堪设想
证严法师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五逆十恶
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