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vārtha-anumāna。因明用语。又作“为自比量”。因明三比量之一。为“他比量”或“为他比量”之对称。即以仅仅自己相信之理由,欲成立所期主张之论式。所谓比量,系以已知之事物来推知未知之事物。于因明对论中,规定一定要用立者(立论)、敌者(问难者)双方共同认可之因(理由)来证成宗(命题)之意义。故若以仅仅自己认可之比量作为理由而论证之,则违反规定,而无法成立所提出之主张。[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S.C. Vidyabhūsana:History of Indian Logic, 1921; A.B. Keith: Indian Logic and Atomism,1921;Th. Stcherba tsky: Buddhist Logic, 1930~1932](参阅“三比量”536) p251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名)指幻焰等之十缘生句为无等等句,以是为与无等之佛智得等同之言句故也。大日经疏三曰:如来智慧于一切法中无...(传说)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胜音城有王曰仙道,夫人名月光,太子名顶髻。又花子城有王曰影胜,夫人名胜身,太子名...【道谛义】 p1237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道谛义云何?答:能成三谛义。...即梵网经所说的十重禁戒。...【名色六处触受说为当来生身之相】 p059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七页云:复言:世尊!何缘名色六处触受,说为当来...梵名 Laksmana。又作罗奇曼。即印度史诗罗摩耶那主角罗摩(梵 Rāma)之弟,为印度教罗摩派崇拜之英雄人物之一。曾...(术语)贮众僧衣服道具之器。其在僧堂者谓之函柜。其在众寮者谓之经柜。众寮是看经之所,故曰经柜。前面与后面各有...(譬喻)水之冷暖,饮者自知之,以譬自己之证悟。传灯录四,蒙山道明章曰: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日经疏十...即唐代沙门慧海。俗姓朱。从越州大云寺道智法师受业,后至江西参访马祖道一,六年大悟,归越州。尝撰顿悟入道要门论...即诸佛所证得常住不变之心。此心非心、意、识之心,乃三界唯一心之心,故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墙壁瓦砾皆为此常住心...【苾刍及苾刍尼居处】 p0875 瑜伽九十九卷十页云:苾刍居处者:谓于是处、有诸苾刍、下中上座之所居止。苾刍尼...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雨宝陀罗尼...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害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他害怕黑暗。特别是些女居士害怕黑暗,...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有一个云游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捡到一颗珍奇的宝石,随手扔进他的背包中。一天,修道人遇到一个又饥又渴的旅行者。...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名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民初的时期,有一山西商人,生意做得很大,财产很多,可是这人...
一些学佛的人听到别人有病就会劝人专心念佛,不要在意疾病,甚至于劝人不要去看病,说:佛是大医王,念佛就不会生病...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这样一个造恶业的原因,是由于有我执我见,所以还专门发了一个愿解决这个问题: 【设我得...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行是逆烦恼而动,它当然在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很苦。所以有些人...
自比量
【佛光大辞典】
上篇:自心观 | 下篇:自他不二 |
【十种决定】 p0109 显扬十六卷十九页云:十种决定者:一、于众生无中决定。二、于遍计所执自性无中决定。三、于无...
无等等句
仙道王
道谛义
十无尽戒
名色六处触受说为当来生身之相
罗什曼那
经柜
冷暖自知
大珠和尚
诸佛常住心
苾刍及苾刍尼居处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出现恐惧的时候,千万要紧抓这句佛号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女人临产的禁忌
比宝石还贵重的东西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的故事

学佛后有病还要不要看

【推荐】我们之所以造业,就是认为身体是真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