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佛光大辞典

恶魔

梵语 māra。音译作魔罗。指能破坏求道之心志,障害善事,并破坏自他身命之恶神、鬼神。亦即扰人修行之恶人、...

梵语 pradā?a。音译作波罗陀舍。心所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与愁、悲、苦、忧等,皆表迷...

揵稚

梵语 ghantā,巴利语同。又作揵槌、揵迟、犍椎、揵植、揵锤、犍地。为报时之器具。意译作铃、鼓、铎。本为...

掌中论

全一卷。印度陈那(梵 Dignāga)着,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书中主张宇宙间之一切万法皆为心...

掌珍论

凡二卷。全称大乘掌珍论。印度清辩(梵 Bhāvaviveka)着,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内容为有...

掌簿判官

禅林伽蓝、土地守护神之一。为从属于土地神之神名,掌簿录,判定好恶。此神之由来,可能系由阎罗王记识名籍之说,...

掣电之机

禅林用语。以电光之瞬时不待,比喻禅林中师家接得学人机用之迅速,不容学人有思虑分别之余地。碧岩录第三十七则垂...

提唱

又作提倡、提纲、提要。提纲唱要之意。即禅林向学徒拈提宗门之纲要。一般多就古德之语要而唱说之,故又称为拈古、...

提多迦

梵名 Dhītika。又作提知迦、地底迦。意译作有愧。乃付法藏第五祖。为印度摩突罗国(一说摩迦陀国)人。依...

提婆

(一)梵语 deva。译作天。为五趣之一,六道之一。指天人所住之胜妙世界。翻译名义集卷二引法华疏谓,天,即...

提婆五法

又作提婆五邪法。即佛世时,提婆达多所说之五种邪法。提婆以此五种邪法破和合僧,在五逆罪中为最重罪。此五法诸书...

提婆宗

即三论宗。又称龙树宗。系依龙树所著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迦那提婆所著百论所建立之宗派,为我国大乘宗派之一。...

提婆设摩

梵名 Deva?arman。意译作天寂、贤寂。为小乘说一切有部论师之一。中印度鞞索迦国(梵 Vi?aka,...

提婆达多

梵名 Devadatta,巴利名同。又作提婆达兜、揥婆达多、地婆达多。或作调达。略称提婆、达多。意译作天热...

提持

为禅林中师家引导学人之方法。即师家接化学人时,破除学人原有之见解,而示予向上之契机,以“把住”之手法,否定...

提撕

提挈之意。即导引后进之人。据大唐西域记卷七载,阿难陀在摩揭陀国林中经行时,见一沙门讽诵佛经,章句错谬,文字...

提谓波利

提谓(梵 Trapusa,巴 Tapussa)、波利(梵 Bhallika,巴 Bhalluka)之并称。...

提谓波利经

凡二卷。北魏昙靖撰。又称提谓五戒经、提谓经。记述佛陀成道后至鹿野苑,于途中为提谓、波利等五百商贾说人天之五...

提云般若

梵名 Devaprajā。又作提云陀若那。意译作天智。于阗国人。通大小二乘之学,并熟咒术、禅法。武周天后永...

提点

提举点检之意。为禅林掌理常住金谷之职称。即库司知事之外,司会计之职务。原为宋朝官职之名。[劫修百丈清规卷三...

插单

禅林用语。单,即单位,指贴有比丘名单之坐床,后引申为僧座。插,为插入之意。指比丘半途入禅堂坐禅,插在众僧之...

揣食

梵语 kavadij-kārāhāra 或 kavalī-kārāhāra, 巴利语 kabalivkār...

散乱

梵语 viksepa。心所之名。又作散动、心乱。即心于所缘之境流荡散乱之精神作用。亦即心若无一定,则起障碍...

散供

即为供养佛而散放供物之意。例如散布花,称为散花;散布米,称为散米;散布纸、金钱,称为散纸、散钱。又祭拜亡者...

散善

为“定善”之对称。指散乱心所修之善业。诸师对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三福、十六观,配于定散二善有各种异说。净影寺...

散地

为“定地”之对称。即指欲界。与之相对者,色界与无色界并称为定地。于欲界得入禅定者,乃依后天之努力,修色界、...

散心

梵语 viksipta-citta。指散乱之心;即心驰骋六尘,散动而不能止住一处。为“定心”之对称。摩诃止...

散心念佛

指以散乱心称念佛名。为“定心念佛”之对称。又作散心称名、无观称名。即不定期限,不调作法,不观佛之相好,不分...

散念诵

指散杂之念诵。为“正念诵”之对称。又作随意念诵、诸杂念诵、加用念诵。于密教修法时,行者不限本尊之一尊,而散...

散杖

指密教散洒加持后之香水所用之棒。即修法时,将香水散洒于坛及供物等所用之小杖。又称洒水杖。乃以梅、柏或柳作成...

散业

为“定业”之对称。指以散乱心所行之善业。据往生要集卷下末载,分别念佛为四种:(一)定业,谓坐禅入定而观佛。...

散机

指心神散乱不能修定善之根机。又指于日常生活中行弃恶修善之散善者。(参阅“定散”3180) p4976...

散无表

为“定无表”之对称。散,散乱之意,为“定”之对称,即心攀缘六尘之境而无法专注一境之精神状态。无表,为“无表...

散盘

又作如意坐。既非全跏趺,亦非半跏趺,而系双腿交叉之坐姿。即盘坐之时,两小腿交叉,置于两大腿之下。 p497...

散圣

指虽深入悟道,然于当世却鲜为人知之禅门高僧。例如我国之布袋和尚、蚬子和尚、寒山、拾得等皆是。于印度则有帝释...

散脂大将

散脂,梵名 Sajjeya,音译僧慎尔耶。又作散脂迦大将、散支大将。又称僧慎尔耶大药叉大将(梵 Sajje...

散华

(一)又作散花。指散花供佛。大般若波罗蜜经卷五五四、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华手经卷四等皆有散华一品。其他诸...

散钱

为报答神佛之满愿而奉献钱货。本指奉献予寺庙举行祭祀仪式之费用。日本称为赛钱,赛与“报”同义。我国八世纪顷的...

散香

指散碎之香。即不成丸粒状之粉末香,乃密教修护摩法时所用供物之一。散,表示微细之烦恼,于行法时,投诸炉中,烧...

敦煌学

敦煌学之内容包括敦煌石窟藏书、壁画、雕塑艺术等,门类甚广,其研究范畴就广义而言,包括自然、地理、社会、经济...

敦煌石室遗书

清代罗振玉等辑刊。包括尚书顾命、沙州志、西州志、五天竺国记、温泉铭、沙州文录、别本心经、五台山赞、老子化胡...

敦煌石窟

又作敦煌石室。敦煌,又作焞煌、炖煌,位于河西走廊之最西端,自汉代以来,此地为我国与西域诸国之交通要冲。上古...

敦煌菩萨

又作炖煌菩萨。(一)梵名 Dharmaraksa。音译昙摩罗刹、昙摩罗察。原为月支人,以世居敦煌,故姓支。...

敦煌变文

自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敦煌石室藏卷被发现后,经各国学者作有系统之整理、探讨,渐形成“敦煌学”之研究...

斑足王

斑足,梵名 Kalmāsapāda,巴利名 Kammāsapāda。音译为迦摩沙波陀王、迦摩沙王、羯摩沙...

斯陀含

梵语 sakrd-āgāmin,巴利语 sakad-āgāmin。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

普光

唐代僧。籍贯、世寿均不详。资性明敏,师事玄奘三藏于慈恩寺,精苦恪勤,闻少证多,玄奘默许之。人称大乘光。自贞...

普光三昧

坐禅观想如来身,证得五神通、四无量、四无碍解,而至具足大光明之三昧。大宝积经卷八十九(大一一·五一三中):...

普光寺

(一)位于湖南大庸县永定镇。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创建,清代重修。现存建筑有大佛殿、二佛殿、观音殿、高...

普光明殿

位于古代印度摩竭提国菩提道场之侧。又称普光法堂。佛陀曾于此殿宣说八十华严经九会中之第二会、第七会、第八会等...

普光殿

位于四川峨眉金顶。为峨眉山古寺之一,山多雷火,虽经历代修葺,仍屡建屡废。正殿永明华藏寺,殿后原有铜造佛殿一...

普光王寺

位于安徽泗县东南之信义坊。系西域僧僧伽于唐龙朔(661~663)初年来华乞地所建立,其塔院称为泗州塔、僧伽...

普利寺塔

位于河北临城县关东北部。又称万佛塔。始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宋徽宗曾到此游历。塔为方形实心,九层八...

普利院

位于江西宜丰东北太平乡之洞山。以山多岩洞,富钟乳奇幻之美,故称洞山。唐咸通(860~873)年中,曹洞宗祖...

普劝坐禅仪

全一卷。日本曹洞宗开祖永平道元撰。略称坐禅仪。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本书普劝行者坐禅,并略示趺坐及调身法。...

普化

(?~860)唐代禅僧,日本禅宗支派普化宗之祖。籍贯、世寿均不详。资性异人,师事马祖道一之门人盘山宝积,密...

登坛受戒

指登戒坛受戒律。筑起高坛举行授戒仪式之处,称为戒坛;受戒者登上戒坛领受戒律,则称为登坛受戒,略称坛戒。(参...

发下品十善心

十种发心之一。下品,指于作善之时,即生后悔心。十善,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

发光

唐代僧。河南汝阳人,俗姓杨。历代祖先皆为官宦。师每见罪人,辄叹曰:“人本无罪,无明陷之;地狱本无,夙业感之...

发光地

菩萨十地之第三地。因修持佛道,而开发极明净之慧光,故称发光地。[十地经卷十、八十华严卷三十五] p5163...

发心

又作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一)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

发心寺

日本曹洞宗寺院。位于福井县小浜市伏原。山号灵松山。大永元年(1521),前光禄大夫武田三品源元光所开基。中...

发业润生

谓由惑起业,由惑润生。即由烦恼滋润业,而引生未来之果。此系惑之两种作用,唯识宗以此说明众生流转生死之根源。...

发真

即发起自己本有之真性。楞严经卷九(大一九·一四七中):“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 p5163...

发菩提心论

(一)凡二卷。天亲着,鸠摩罗什译。全称发菩提心经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共分十二章。内容系就发菩提心而论...

发起

指物之初起。又作发处。或指激扬鼓动他人。注维摩诘经卷二(大三八·三四四上):“欲令其显维摩诘辩才殊胜,发起...

发起序

二序之一。为“证信序”之对称。在诸经序分中,仅记该经个别之发起缘由之序文,称为发起序,又称别序;而总通诸经...

发起众

指开端发起之众。听法四众之一。即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发起瑞相,发起问答等之众,称为发起众。如法华经之会座...

发趣论

巴利名 Patthāna-ppakarana。原称发趣大论(巴 Patthāna-mahāpakarana...

发遣招唤

指释尊在娑婆世界发遣众生往生净土,而阿弥陀佛于净土招唤众生往生。略称遣唤。据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之二河譬所载,...

发露

谓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天台四教仪(大四六·七七九上):“如是五逆十恶及余一切,随意发露,更不覆藏...

发愿

发起誓愿之意。又作发大愿、发愿心、发志愿、发无上愿。总指发求佛果菩提之心(菩提心);别指完成净土,以救济众...

发饿鬼心

十种发心之一。指众生于念念之间,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而内无实德,虚比圣贤;唯行谄诳,作下品十恶,以植三...

皎然

唐代僧。长城人,俗姓谢。字清昼。生卒年不详。师之交游广阔,与武丘山之元浩、会稽之灵彻,以及朝中之于頔、权德...

盛者必衰

谓势力盛者必致衰灭。与“生者必灭”同义。表示诸行无常之义,为佛教人生观所显示之真理。[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寿...

盗牛

谓盗他人之牛,因不知使用方法,故不能得醍醐之味;以此譬喻仅知剽窃佛教文句者,不能获得解脱之益。[三论玄义]...

眷属

梵语 parivāra,巴利语同。眷为亲爱,属为隶属,指亲近、顺从者。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谓佛陀有大眷属与内眷...

眷属功德

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国土十七种庄严之一。往生极乐净土为弥陀眷属之诸圣众,皆由弥陀之正觉华化生,一味平等...

眷属地狱

指八热地狱各有十六处附属小地狱。众生受毕根本地狱之苦后,引余罪而至眷属地狱。计一二八处眷属地狱,若加根本地...

眷属妙

为天台宗所立法华“门十妙”之第九妙。指昔时曾受教于如来之法,而今前来辅助如来之教化者;此等如来之眷属共分...

眷属无明住地

即枝末烦恼,为释摩诃衍论卷四所用之名称。大乘起信论将无明(即烦恼)概分为根本烦恼与枝末烦恼两种,根本烦恼为...

眷属般若

即六度万行,与妙慧相应,助发观照般若者。五种般若之一。无相之真智为观照般若,亦即能照见一切皆空乃至体相平等...

梵语 caksus。司视觉之感觉器官,或指视觉性之认识机能。关于眼之分类,有诸种说法: (一)三眼:瑜伽师...

眼同

指众人一同处理事务之意。禅林象器笺言语门载,众眼一同观而为事;系元朝俗语。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列职杂务(大四八...

眼搭眵

禅林用语。原指眼中粘着眼屎之意;禅林中,转指执着己见,不离小见。嘉泰普灯录卷十五(卍续一三七·一一九下):...

眼根

梵语 caksur-indriya,巴利语 cakkhundriya。音译斫刍。单称眼。为眼识之所依,能看...

眼横鼻直

禅林用语。眼横列,鼻直挺,比喻如实知见。与“花红柳绿”同义。盖指觅道不必奇遇,直须看取本来面目。 p474...

眼疾病陀罗尼经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全称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记述净眼陀罗尼之功德。即有一释种...

眼目异名

指眼与目名称虽异,实质上为同一物。即名异实同之意。如“性”与“体”、“一切”与“诸”即是眼目异名。[俱舍论...

眼筋

禅林用语。意指眼光敏锐,比喻有作为、有气概之貌;禅林中,转指明辨是非、得失之意。又称眼里(里)有筋。为“眼...

眼药

修行密教者为除懈怠昏沉,于眼部所涂用之药物。苏悉地羯啰经卷下圆备成就品载其合药法及佛、莲华、金刚三部之眼药...

眼识

梵语 caksur-vijāna,巴利语 cakkhu-viāna。即以眼根为所依,了别色境之识,随根而立...

众合地狱

众合,梵语 sajghāta,音译为僧干。又作聚磕、堆压、合会。八热地狱之一。据长阿含经卷十九地狱品所载,...

众同分

梵语 nikāya-sabhāga。略称同分(梵 sabhāga)。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唯识、...

众学

即有关修行僧衣、食、住、行之细则戒法。全称众多学法(梵 sajbahulāh ?aiksa-dharmāh...

众寮

即禅刹于僧堂外所设众僧依止之寮舍。众寮内设内外板,外板又作前板、大板,大众问讯、坐禅坐参、归堂、点茶汤时击...

众宝观音

三十三观音之一。坐于岩岸,右足伸岩上,右手按地,立左膝,左手安于左膝,成安稳之相。[法华经卷七普门品] p...

众法

三种羯磨法之一。又作僧秉、众僧法。为僧众所秉之法,即四人以上之比丘相和作羯磨,发得戒体,以成就灭恶生善之事...

众生

梵语 bahu-jana, jantu, jagat 或 sattva 之意译。音译仆呼缮那、禅头、社伽、...

众生世间

梵语 sattva-loka。由五蕴和合而成之众生,依正报呈现不同分界;即指从佛界乃至地狱之十界有情。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