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佛光大辞典

隆根

(1921~)江苏泰县人,俗姓吕。于泰北广济庵从智祥法师出家。先后游学于上海佛学院、武昌佛学院。其后历任香...

隆琦

(1592~1673)日本黄檗宗之祖。明代福建福州人,俗姓林。号隐元。年二十三至普陀山礼观世音菩萨,投潮音...

隆福寺

北平市名刹之一。位于东城大市街之西北,其地称隆福寺街。为明代景帝允太监兴安之请而建,耗费数十万,历经四年余...

隆兴寺

位于河北正定县境内。俗称正定大佛寺、大佛寺。隋代开皇六年(586),恒州刺史鄂国公王孝[仕-士+零]所创,...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凡二十九卷。南宋祖琇撰于隆兴二年(1164)。又作隆兴编年通论、编年通论。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册。系以编年体...

雁行

又称雁立。以雁行之不乱譬喻僧众行列之整齐。雁行并有纵列、横列之别。又住持上堂说法之际,一山之众僧于法座前,...

雁门

(一)佛陀有雁王之称,故佛门又称雁门。 (二)(476~?)即昙鸾。又作昙峦。我国北魏净土教念佛门高僧。日...

雁书

佛陀本生谭之一。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四恶友品记载,往昔波罗捺王摩诃罗阇有二子,兄名善友,弟名恶友。兄欲求取如...

雁堂

又称雁宇。原指印度古代毗舍离国之林中,为佛陀而建造之堂宇,以其形状似雁,故称雁堂,后转指佛堂。[善见律毗婆...

雁塔

梵名 Hajsa stūpa 。又称亘娑塔。位于古印度摩揭陀国帝释窟山(梵 Indra?ailaguhā)...

雅利安人

(Aryans)为中亚之印欧族人。体型高大,面方正多须,鼻窄而高,黑眸。西元前二千年顷,雅利安民族分向东西...

雄狮古塔

位于广东五华县东四公里处,五华河畔塔岗上。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塔高三十五点五公尺,平面呈八角形...

集古今佛道论衡

凡四卷。唐代道宣(596~667)撰于龙朔元年(661)。又作集合古今佛道论衡实录、古今佛道论、古今佛道论...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凡六卷。唐代彦悰撰。又称沙门不敬俗录、集沙门不拜俗议、沙门不应拜俗事、不拜俗仪等事。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

集法智

梵语 samudaye-dharma-jānam。为观三界之四谛所发十六心之一,八智之一。集,指四谛中之集...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

凡三卷。唐代道宣撰。又称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东夏三宝感通录、东夏三宝感通记、三宝感通录、感通录。收于大正...

集起

梵语 citta。译作心。指阿赖耶识。集,谓一切现行法皆于阿赖耶识薰其种子;起,谓由此识生一切现行法。(参...

集智

梵语 samudaya-jāna。指观悟集谛所得之无漏智。十智之一,十一智之一。又作习智。即缘集谛而思惟“...

集量论

梵名 Pramāna-samuccaya,西藏名 Tshad-ma Kun-las btus-pa。古印度...

集会钟

又称行事钟。法会开始时,为集合大众所鸣之钟。禅宗于集众时所鸣僧堂之钟则称为集众钟。敕修百丈清规卷下法器章钟...

集解

将某一原典诸多注解书之要文收集于一书中,称为集解。一般用于典籍之标题中。在佛典中现存以集解为标题者,最古为...

集谛

梵语 samudaya-satya,巴利语 samudaya-ariya sacca。全称集圣谛(梵 sa...

集证

(?~1493)日本临济宗山城天龙寺僧。俗姓后藤。字龟泉,号松泉主人。幼入相国寺,从季琼真出家,受具足戒...

集类智

梵语 samudaye ''''nvaya-jānaj。八智之一,十六心之一。缘色界、无色界之集谛可得无漏...

集类智忍

梵语 samudaye ''''nvaya-jānaksāntih 。八忍之一,十六心之一。十六心,即观察...

云心

西藏语 sbrin-gyi sems。即经常思虑世间忧喜之心。为凡夫六十种妄心之一。凡夫因有忧乐思虑之心,...

云月是同溪山各异

禅林用语。意谓虽是一样的云与月,然被照射之溪与山,则有千差万别。即处境虽一,然所见却各异。无门关第三十五则...

云水

又称云水僧、云众水众、云兄水弟、行脚僧、云衲。指为寻师求道,至各地行脚参学之出家人。以其居无定所,悠然自在...

云水流仪

形容安居于丛林修行之行脚僧,其举止行动显现出清净、质朴、素雅而纯真之样态。 p5329...

云外

(一)超脱凡俗,出世间之意。云外云岫禅师语录(卍续一二四·五○四上):“三十余年无故人,只留云外伴闲身。”...

云谷庆

南宋时代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号云谷。从学于石溪心月,并嗣其法。理宗宝祐四年(1256),入住平江府(江苏...

云居

(一)(?~902)唐代僧。世称云居道膺禅师。幽州(河北)蓟门玉田人,俗姓王。幼伶俐,年二十五,于范阳(河...

云居山

(一)位于河北房山县西南。即石经山。因时有白云绕山麓,故称云居山。有五峰,号五台,唐金仙公主各建白石小塔于...

云居寺

(一)位于河北房山县西南云居山(石经山)东峰。又称石峪寺。隋代大业年中,幽州沙门智苑发愿以房山之石造一切经...

云居圣水寺志

凡六卷。补遗一卷。清代僧明伦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清代雍正年间,[言*卡]湛偕门人明伦编纂浙江杭...

云居罗汉

禅林用语。形容傲慢自负之状。以云居山上安置有五百罗汉,其下数百公尺之道路上行人惟觉仰之弥高,罗汉则以傲慢自...

云岫

(1242~1324)元代曹洞宗僧。浙江昌国人,俗姓李。字云外,别号方嵓。从直翁德举得度,并嗣其法。历住慈...

云林寺

(一)位于山西阳高县城内西隅。现存大雄宝殿系明代所建,梁架规整,斗栱细密。殿内有泥塑三世佛、弟子、胁侍菩萨...

云林寺志

凡八卷。清代乾隆九年(1744)厉鹗增修。寺位于浙江杭县灵隐山。为晋僧慧理所建。嘉庆二十一年(1816)秋...

云林院

即位于日本京都市紫野大德寺南方、舟冈东方之天台宗寺院。本为淳和天皇之离宫,至平安时代中期,成为元庆寺之别院...

云版

为禅门中报粥饭时刻等,用以击打之器具。又作云板、大版。挂于库里、斋堂之前。以其版(板)形如云,故称云版。而...

云卧纪谈

凡二卷。又称感山云卧纪谭。宋代僧仲温晓莹着。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系绍兴年间(1131~1162),晓莹于...

云门一字关

指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化导学人时,惯常以简洁之一字说破禅之要旨,禅林乃美称为云门一字关。又称一字关。人天眼目...

云门一曲

禅林用语。喻指云门宗风之艰深玄奥,非寻常人所能理解。云门曲原为我国古乐曲之名,曲调艰深,歌者难咏唱,闻者亦...

云门一宝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中有一宝、云门秘在形山。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向大众垂示吾人之心性即为自身既...

云门三日

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对学人所作关于“自我创造”之垂示。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中(大四七...

云门三句

为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用以接化学人之三种语句,即: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三句。五家宗旨纂要卷下卍续...

云门三病

又作云门三种病、禅病三种。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所指佛道修行上所犯之三种弊病,即:未到走作、已到住着、透...

云门三高

指云门宗之三高僧。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7),韶州(广东)云门山有三禅师:浮休允若、断江觉恩、休耕...

云门山

(一)位于广东曲江县东北。以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居此而称名于世。文偃初参睦州道明,后至雪峰谒义存,领得玄要。...

云门六不收

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就“法身”一义,与某僧所作之机缘语句。碧岩录第四十七则(大四八...

云门天子

禅林用语。喻指云门宗之宗风。古来禅林比较各家宗风之时,常将“云门天子”一语与“临济将军”、“曹洞土民”作为...

云门文偃

(864~949)唐末五代僧。为云门宗之祖。浙江嘉兴人,俗姓张。法名文偃。幼怀出尘之志,从嘉兴空王寺志澄出...

云门日日是好日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十五日。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于自问自答之中,表现截断差别妄想之佛法真髓。碧...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凡三卷。守坚编。又称云门广录、云门和尚广录、云门文偃禅师广录、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

云门寺

(一)位于浙江绍兴县南十八公里处云门山之中。又称广孝寺。创建于东晋安帝(397~418 在位)之时。唐代僧...

云门沙门行

禅宗公案名。又作曹山吃常住苗。本则公案乃云门文偃与曹山本寂就“沙门行”之问题所作机缘语句。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云门两病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光不透脱。本则公案记述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垂示大众,谓欲得自在之境地,必须除去存于法...

云门宗

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略称云宗。以云门文偃(864~949)为宗祖。属南宗青原法系。文偃住韶州(广东)云门山光...

云门宗八要

指云门宗接化学人之八项特点。又作云门八要。即:玄、从、真要、夺、或、过、丧、出。(一)玄,谓云门宗师家接化...

云门拄杖化龙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拄杖化为龙、云门拄杖子。本则公案为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拈拄杖,对大众垂示自在之妙用。碧岩...

云门花药栏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花栏、云门金毛狮子。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就“清净法身”之问题所作之机缘语句。碧...

云门倒一说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目前机。为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针对某僧有关“未来”之观念所作之机缘语句。碧岩录第十五...

云门干屎橛

禅宗公案名。为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对某僧之“如何是佛”一问所作之机缘语句。无门关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二九...

云门须弥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须弥山。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与某僧关于“不起一念,还有过否”所作之机缘语句。从容录第十...

云门脚跛

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记述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契悟道法之因缘。据五灯会元卷十五云门文偃章记载,云门参访睦州道明...

云门话堕

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记述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责备某僧话堕(失言、失策)之因缘。无门关第三十九则(大四八·二九...

云门尘尘三昧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钵桶。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为阐释禅之意义所作之机缘语句。碧岩录第五十则(大...

云门对一说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一代时教。为一僧与云门文偃禅师关于“何为释迦佛一代教法”之机缘问答。碧岩录第十四则(大...

云门声色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闻声悟道。本则公案为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针对由声色(对境)悟道之情形,向大众垂示全然...

云门还饭钱来

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乃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与一僧,针对“九旬安居之意义”所作之机缘问答。联灯会要卷二十四云门...

云门糊饼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胡饼、韶阳糊饼。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与某僧有关“如何是超佛越祖”一问,所作之机缘问...

云门药病相治

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旨在阐明彻悟“全自己”、“全机现”之机法。碧岩录第八十七则(大四八·二一二上):“云门...

云门露柱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古佛露柱。此公案乃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对古佛与露柱相交问题所作之垂示。碧岩录第八十三...

云泉寺

位于塞北察哈尔张北县张家口之西赐儿山麓。寺宇巍峨,有殿庑数十楹。山门内有冰洞、水洞,冰洞虽炎暑而不化,水洞...

云叟住

(1620~1676)明末清初临济宗僧。楚安陆(湖北)人,姓名不详,号云叟。从沩山受戒,复参学于鹤林而有所...

云峰寺

(一)位于湖南衡山紫盖乡。唐代时,法照尝住此寺,有诸多瑞应事迹。代宗大历二年(767),法照曾于僧堂粥钵中...

云笈七签

凡一二二卷。宋代张君房编。收于上海版道藏。为道教经典之集大成者。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命宰相王...

云堂

又称僧堂。以僧众聚集,众多如云,故称云堂。据禅林象器笺殿堂门载,僧堂亦曰云堂,谓众集如云之故。又云堂亦意指...

云章一庆

(1386~1463)日本临济宗僧。号宝清老人,为一条兼良之兄。师事于东福寺岐阳方秀,精研禅要,通达宋学,...

云栖山

位于杭州五云山之西。原有真济、云栖、天池三寺,后仅存云栖一寺。以明代莲池大师袾宏居此而闻名。据袾宏之云栖山...

云栖法汇

凡三十四卷。明代王宇春等编。乃明代高僧云栖袾宏之全集。祩宏示寂之年,邹匡明、王宇春费十昼夜搜集大师之遗著,...

云栖纪事

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编辑者不详。系辑录有关云栖寺之文献。云栖寺位于浙江杭州五云山西麓。宋代乾德五年...

云犀玩月

系用以赞叹游于悟境者之用语。云犀,又称灵犀;月,指佛性真如,譬喻得道者之灵妙境界。从容录第三则东印请祖之颂...

云程

指远方,即万里青云之道程。又转指生天之路程、白云上之天界,或紫云环绕之净土。禅苑清规卷七亡僧(卍续一一一·...

云华寺

位于陕西长安终南山之侧,南五台中。山林奇幻,泉涧幽邃,为终南山之冠。本寺创建于隋代,仑奂庄严,非他寺所及。...

云庵克文禅师语录

凡六卷。又作云庵真净禅师语录、真净大师语录。宋代真净克文(1025~1102)撰,法深、福深编录。有两种,...

云集众

如来之弟子可分为两种,常随佛陀闻法并助其教化者,称为常随众;受时间或空间之限制,无法常随佛陀,仅不定时从他...

云游

指行者至诸方参学行脚,有如浮云随风飘游,不定止于一处。又有以“云游萍寄”比喻求道者之居无定所,有若浮云及漂...

云鼓

报午斋之鼓。又称斋鼓。以其鼓上画有云彩,故称云鼓。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载,斋时击鼓乃古印度即有之风尚。敕修...

云汉满

明代末年时之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虞山(江苏)人,俗姓张。崇祯十七年(1644),于三峰清凉寺剃度。清代顺...

云台石雕

位于热河居庸关内之关台。建于元代。全部以汉白玉砌成,云台上原有楼阁宝塔,壮丽巍峨,至今仅残存基座,然基座内...

云盖山

位于湖南长沙善化县西约三十五公里处,洞庭湖之南。杨岐派之祖方会禅师晚年尝住此,志元(圆净禅师)、志罕、证觉...

云横山

位于浙江义乌县。又称云黄山、松山。南朝梁代大同五年(539),善慧大士舍宅于山下创寺,以有双梼树而称双林寺...

云头

(一)原指云高之处。又转指超脱世俗之境界。 (二)指看似云一般之物,譬喻凡夫起烦恼、疑情之状态。而“云头点...

云龙山石佛

云龙山位于江苏铜山县南,常有云气蜿蜒如龙,故称之。东岩石峰围绕,上有兴化寺,寺内有大石佛,石佛为半身坐像,...

云辩

宋代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平江府(江苏)人。从福建之瑞峰章出家,复参学于穹窿圆,后嗣圆悟克勤之法。尝住平江...

云岩大悲手眼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岩遍身手眼、云岩问道吾手眼、云岩摸枕、云岩大悲。本则公案乃云岩昙晟与道吾就“大悲菩萨之千...

云岩寺

(一)位于江苏吴县西北虎邱山(又称武邱山、武丘山、虎丘山)。号称十刹之第九。又称虎阜寺、虎邱寺、武邱寺、报...

黄檗噇酒

禅宗公案名。噇,吃之意。乃唐代黄檗希运禅师呵斥拘泥语言文字之行者,仅尝得释迦、达磨之残渣;有如仅尝得酒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