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Pramāna-samuccaya,西藏名 Tshad-ma Kun-las btus-pa。古印度陈那(梵 Dignāga)着。唐代义净曾于景云二年(711)译,凡四卷,不久即亡佚。本书系自陈那所著正理门论等诸书中,有关“量”之部分全数收集,汇编组织而成之因明书。为陈那自身量说集大成之着。内容分六章:现量品、为自比量品、为他比量品、观喻似喻品、观离品、观过类品。书中亦包含对世亲之论轨(梵 Vādavidhi,藏 Rtsod-pa sgrub-pa)、正理学派、胜论学派、弥曼蹉学派、数论学派等知识论之批判。本书分两部分:一为本偈,另一为作者自身之注释。陈那以批判之态度研究佛教与外道之各种量论,将量归结为现量与比量二种,阐明二者之性质,提出三分说,将“识”分为相分、见分、自证分三部分,现量论与三分说发展了唯识学派之认识论;又以“三支作法”为中心,说明因三相、九句因、同喻之合与异喻之离,剖析多种似因、似喻与似能破之推理错误,为因明重要著作之一。本书之梵文原本已散佚,仅存两种藏译本(分别由 Kanakavarman, Dad-pa ?es-rad 及 Vasudhararaksita, Sha-masev-rgyal 所译),藏语系中所传,称之为量经,即量理学中经典之作。其注释书除作者自注之外,于西藏大藏经中另收录法称(梵 Dharmakīrti)之释量论(梵 Pramāna-vārttika,藏 Tshad-ma rnam-hgrel)、吉年陀罗菩提(梵 Jinendrabuddhi)之集量论注广大无垢(梵 Vi?ālāmalavatī nāma Pramānasamuccaya-tīkā,藏 Yavs-pa dav dri-ma med-pa-dav ldan-pa shes-bya-ba Tshad-ma Kun-las btus-pahi hgrel-b?ad),此外尚有藏外宗喀巴之门人嘎尔甲普塔玛林杰(藏 Rgyal-tshab dar-ma rin-chen)之量经释(藏 Tshad-ma mdohi rnam-b?ad)。[集量论略抄(吕澄,内学四)、S.C. Vidyabhūsana: History of Indian Logic] p532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十住云,乞食十利:一、所用活命,自属不属他。二、施我食者,令住三宝,然后当食。三、施我...(705~774)梵名 Amoghavajra。又作不空金刚。为唐代译经家、密教付法第六祖。南印度师子国人。天资聪明,幼从叔父...即佛菩萨起大悲心为化益众生所现之佛身。即密教行者修身、口、意三密之妙行而与三密相应时,于其瑜伽观中来现之佛身...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苦根、乐根、忧根、喜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弥楼】 有人谓,弥楼此云光明,七金山也,金色光明故。若准第一义法胜经云须弥楼山,则弥楼是须弥山旧译。俱...(人名)Gavāṁpati,又旧称憍梵波提。新称笈房钵底,笈防钵底。译曰牛相。法华玄赞一曰:梵云笈房钵底,此云牛相...(经名)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大萨遮尼犍子,为严炽王说法,遂受记于佛,其所说世出世之法,曲尽其妙,文义亦通畅...指称念弥陀名号和誓愿往生西方净土的人。观无量寿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真言)又曰法界生真言。南谟三曼多佛陀南。达摩驮都。萨嚩婆缚。句痕。第一句归命如常,第二句达摩驮都为法界之义...(物名)捧于手以桴鸣之者。日本禅林名之曰铃。...【贪欲业道】 p0977 瑜伽五十九卷十四页云:贪欲业道事者:谓属他财产。想者:谓于彼彼想。欲乐者:谓卽如是爱欲。...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雨宝陀罗尼...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又复问药,岂非无事生事? 至于念佛也好,念观音也好,何必多...问: 当别人冤枉我们,或者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解释吗。 答: 世间上的事,过眼云烟。人与人之间,应以相互关怀,...
01、想调伏无量劫的烦恼,我们要以善止恶。用善念来对治恶念,让恶念不生,善念多生,这样才能真正调伏和转变。 02...一天晚上,七里禅师正诵经时,一个强盗破门而入,手持尖刀威胁七里说:快拿钱出来,否则就要你的命! 七里望着眼前...一、 不要评价别人的容貌,因为他不靠你吃饭。 不要评价别人的德行,因为你不比他高尚。 不要评价别人的家庭,因为...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问: 持名念佛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至稳当,修其它的念佛法门,象观想和观像,都不如持名念佛那样稳当保险。持名念佛稳...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禅,及静...
集量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集智 | 下篇:集会钟 |
(术语)苦者苦谛,生死之果报也,集者集谛,烦恼恶业也。为四谛中之二谛。知生死果报之苦而断招此苦果之烦恼恶业也...
乞食十利
不空
加持身
二十二根
弥楼
笈房钵底
大萨遮尼犍子受记经
念佛者
净法界真言
手磬
贪欲业道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念佛好,还是念观音好
当别人冤枉我们,要解释吗

梦参老和尚30句法语开示
强盗弟子
看看这些话你也许会改变很多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持名念佛稳当在什么地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