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义乌县。又称云黄山、松山。南朝梁代大同五年(539),善慧大士舍宅于山下创寺,以有双梼树而称双林寺。其树连理,祥烟周绕,双鹤栖止。陈代天嘉二年(561),善慧大士于山顶绕连理树行道时,有释迦前引、维摩后接、七佛相随之感应,并见山顶有黄云盘旋,状如车盖,故名云横山。宋代宁宗时,该寺被选为十刹中之第八,遂改称宝林寺。山上有岘壁,高三百余公尺,广一百余公尺,可俯瞰华溪;旁有如来峰、七佛峰等。[续高僧传卷二十五、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佛祖统纪卷三十七、卷四十二、大明一统志卷四十二、大清一统志卷二三一] p534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空观和法空观。观五蕴之中无人我故,不见有众生相,名人空观;观五蕴诸法,但有假名,并无实体,不见有法相,名法...(术语)施恩惠于他之德也。大日经六曰:常念恩德,生渴仰心。心地观经八曰:佛于众生,有大恩德。如来三德之一。...【彼果相】 p0800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彼果相者:谓若世间若出世间诸烦恼断,及所引发世出世间诸果功德;...天台宗就佛而判立六即位,称为六即佛。据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卷上载,六即佛即:(一)理即佛,又作理佛,指一切众生。...定者禅定,心常住于一境;散者散乱,心常攀缘于六尘之境。...(人名)印度法相宗十大论师之一。为在家之菩萨,造世亲之唯识颂释,世亲同时人。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质咀罗婆拿C...【五处应正遍知】 p0280 瑜伽一百卷一页云:复次依毗柰耶勤学苾刍,于其五处,应正遍知。云何为五?一、事遍知。二...日本佛教用语。木造之佛像,其内中空,以安置相关之小佛像于其胎内。又作体内佛、胎内像。除佛像外,尚有经典、折佛...亦名:舍请法 子题:舍请对首法、对首舍请法、舍请心念法、心念舍请法、开背请有二、有缘背请法、无缘背请法 行事钞...(一)菩萨五十二位中,指第二十一位至第三十位之十行。于此位中,暂先长养圣胎,后入十圣位。 (二)指菩萨为增长善根...治心病亦二: 一、粗 谓真实修行。亦二: 一、于诸过非,并不覆藏,深怀惭愧,忏悔往罪,不敢复作。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身口意,所以现在要修理修理你的嘴巴,随便说话不可以,你要加...八关斋戒,是在家佛弟子在月六斋日受一日一夜内短期受持出家戒,种出世证果之胜因。须一日一次每天受之。即连续受者...
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哲学的重要理论。不过,作为一种学说体...
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本来是清净本然,我们内心当中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罪业,本来没...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会冲突、会不愉快、会争执,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如...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心要长存...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 意根是指...
云横山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云盖山 | 下篇:云头 |
【训释言词五种方便】 p0937 瑜伽八十一卷十三页云:训释言词、复由五种方便。一、由相故,二、由自性故,三、...
二空观
恩德
彼果相
六即佛
定散
火辨
五处应正遍知
胎内佛
背请戒中舍请法
十长养
治心病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推荐】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和功德

「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骂我们的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