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一百卷一页云:复次依毗柰耶勤学苾刍,于其五处,应正遍知。云何为五?一、事遍知。二、罪遍知。三、补特伽罗遍知。四、引摄义利遍知。五、损恼遍知。如彼卷一页至五页广释。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公案)同光帝谓兴化存奘禅师曰:寡人收得中原一宝,只是无人酬价。化曰:借陛下宝看。帝以两手引幞头脚。化曰:君...(术语)神佛之思虑,幽冥而不可测知,故曰冥虑。...位于陕西大荔县之古寺。隋文帝大兴佛法时,曾命四十五州各置大兴国寺,本寺即其一,亦为文帝出生之地。东魏大统七年...悉昙字 (l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罗、攞、啰、砢、呵。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佛本行集经卷...谓为耳识曾受曾了。名为已闻。彼有耳识曾受曾了。隐藏如是想忍见乐。言我不闻。如是名为知言不知。...【一法中道】 指于一法上论非有非空的中道妙理,此为唯识宗所立中道之一义。与‘三性对望中道’对称。唯识宗以遍计...【道义】 p1237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一页云: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或复道者、谓求所依。依此寻求涅...密教结手印时用以作印母之六种拳印。即:(一)金刚拳印,以拇指入于掌中,屈其余四指作拳。(二)莲华拳印,屈小指、无...五不可思议之一。谓修行禅定,发神境通,得以飞行自在,巡游诸佛净土,为不可思议之事。如入菩萨定,能起一种不可思...全一卷。又称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月童子问法经。北宋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叙述频婆娑罗王之子宝月请问...(术语)成劫之后有坏劫,坏劫之末有火风水三灾,荡尽世界。大日经三曰:周遍生圆光,如劫灾猛焰。...(龙藏本)...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因此...
会得了,一切处都是道,会不了的,就被时光境界转,这里不如法,那里不适意。只见境风浩浩,摧残功德之林;心火炎炎...
我国是胃病大国,在13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发...或曰:世人千万,灾难频生,观音菩萨仅是一人,何能一时各随其人而救护之耶?即能救护,亦不胜其劳矣。殊不知并非观...问: 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人父母。可否效法《了凡四训》,年轻的时候求人天福报,年老的...玫瑰花茶: 味甘微苦,性温,具有行气解郁、活血散瘀的作用。玫瑰花气味芳香,药性平和,既能疏肝理气而解郁,又能...修道者如果遭遇到谗害和诬谤,不可嗔怨,不必计较。应该提起正念,深深地作如下的思惟: 第一:当知因果昭昭,纤毫...
我们在修行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会引发嗔恨的烦恼习气现前,面对瞋恨心你不能去对立,你不能跟他站在对立...
五处应正遍知
【法相辞典】
【五处应正遍知】 p0280
上篇:五处定所应作 | 下篇:五处决定应作 |
梵名 Mithuna。音译弥偷那。十二宫之一。为辰星位。又作夫妇宫、男女宫、夫妻宫、阴阳宫、双女宫、双鸟神主。于密...
光帝幞头
冥虑
大兴国寺
逻
知言不知
一法中道
道义
六种拳印
禅定力不可思议
宝月童子问法经
劫灾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肠胃的「四敌五友」
印光大师《广大灵感的观音菩萨》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女人适宜喝的8种花草茶
遭到毁谤应做如是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