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神佛之思虑,幽冥而不可测知,故曰冥虑。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大乘庄严经论】 无著造,唐代波罗颇蜜多罗译,凡十三卷。内容解说菩萨发心、修行以及应修习之各种法门。又称大乘...三十三观音之一。相当于法华经卷七普门品之(大九·五七上)“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之观音化身。...梵语 ānāpāna-smrti。又作阿那般那观、安那般那念、念安般、安般守意。意译作念入出息、念无所起、息念观、持息...(菩萨)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南方之西端。贤劫十六尊之一。密号曰圆满金刚。高竖大智之幢幡,以破戏论为德。白肉色,...斥方广道人之恶取空者。方广道人为大乘中附佛法之外道,主张法界万德一无所具,执著「但空”,故称彼之恶取空为秃空...宋代临济宗僧。台州(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业石工,不识文字,惟慕空宗教法,故常求人诵读法华经,闻后即口诵...指守护般若经及其持诵者之十六尊夜叉善神。又作十六神王、十六夜叉神、十六大药叉将、般若十六善神、般若守护十六善...亦名:受舍德衣四法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言四法者:一、和僧单白法,二、差持衣人白二法,三、正受衣法,四、...【智与所知】 p1152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卷五页云:问:何故名智?答:能知所知,故名为智。问:何故名所知?答:是智...(譬喻)贫女不知埋伏宝藏,困穷贫苦。智者教之,使发掘,得大安乐。以喻众生不知有佛性,自沉沦于生死,佛教之使悟...(名数)真言法中有四种眼:一法眼,敬爱法也。二炽盛眼,钩召法也。三忿怒眼,降伏法也。四慈眼,息灾法也。见诸部...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说弥勒下生经...大家一向认为,净土一定是指佛的世界或是佛国,例如,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以及许多佛陀所介绍的他方无量无...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命的概念,它不像一般的世间的道理,它只建立一个生命,你今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乾陀诃提菩萨是《佛说阿弥陀经》中的四尊菩萨之一,乾陀诃提是不休息的意思。不休息,就是我们修行这个净土法门,一...
以自己为对象 你们也许注意到了这个经文的第一行:愿我无敌意。所以,第一个对象是我。我们现在以盘坐的方式修慈心...
这时代能够好好修净土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的。他是末法时代众生的大慈舟航。修这个法门,要紧的就是要深信切愿,好...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世界的光明相、或者是清净相、或者是庄严相。你心中一旦出现一...
为什么说要往生净土呢? 前面我们只讲到念佛能够破除障碍、消业障,并没有强调往生净土的思考。但是大势至菩萨,他...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的这个特点是适合一切人去修行的。不需要说你非得要出家不可,你非得要一天有很长时间的修...
冥虑
【佛学大辞典】
上篇:冥资 | 下篇:冥熏 |
(佛名)Amoghasiddhi,金刚界五智如来之第五,五大月轮中北方月轮之中尊,隋业护牙拳之四金刚,金色,左手作拳印,...
大乘庄严经论
德王观音
数息观
智幢菩萨
秃空
自回
十六善神
迦絺那衣受舍四法
智与所知
贫女宝藏喻
四种眼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圣严法师《净土在人间》
把握现在的因缘去创造来生

昼夜经行念佛需要注意什么

修慈心禅的方法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

在观想的过程中,生命产生了两道力量

【推荐】三界这一关跳出去,后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