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云内熏。在本觉之真如内,冥冥熏习妄心使生菩提心也。止观四曰:“冥熏密益,即是外护。”辅行曰:“自非内熏,何能生悟?故知生悟,力在真如。故以冥熏为外护也。”起信论义记下本曰:“本觉内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大菩提】 菩提意译为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1628~1701)明末清初临济宗僧。西蜀果州(四川)营山人,俗姓王。号圣可。明末乱起,时师十五岁,遇老僧嘱师常念...梵语 pāsakamālā。音译作塞莫。又作念珠、诵珠、咒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用以计算称名念佛或陀罗尼等念...(术语)智慧广大,包含诸法故曰藏。五教章上曰: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宗镜录十八曰:一切众生自心处...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梵语 ī?vara(音译伊湿伐罗), va?itā,巴利语 issara。又作无碍、纵任。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做任何事均无障碍...指密教十六菩萨,有二种。(一)又作慧门十六尊。指金刚界曼荼罗羯摩会三十七尊中,阿閦佛以下四方四佛之各各四亲近菩...亦名:受迦絺那衣时、舍迦絺那衣时 子题:功德衣七月十六日受十二月十五日舍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一、约本宗以...【智清净十相】 p1153 瑜伽七十四卷十八页云:云何智清净十相?一、由惠施智清净。二、由求者智清净。三、由施物智...(异类)司无尽财宝之大夜叉王也,众生敬信者能安住一切之财宝。见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无边音声,梵名 Ananta-svaraghosa,西藏名 Sgra-dbyavs mthah-yas-pa。又称无量声佛顶、无量声转轮佛顶、无边声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小和尚),二、沙弥尼(小尼姑),三、式叉摩罗(学戒女),四、比丘...何谓积极?时时地生活于现在,不将生命的时光浪费在对于过去的骄傲与悔恨,也不将宝贵的生命消磨在对于未来的幻想与...
真正的修行并不容易,多数人不敢真正地修行,或真的对抗习气,他们不想做任何与感觉相违的事。人们并不想对抗烦恼,...《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十卷阿阇世王受记品记载: 要堕落地狱的人,临命终时有十五种现象: 一、对于自己的丈夫、...
《观经》讲那个莲华座,你看看它穷微极妙到什么程度?超出我们想象,但我们可以依稀仿佛地去领会那么一点。比如它的...
讲到重罪、重业,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境有关系。 四、由事故重谓若杀害大身傍生,人或人相、父母兄...
拜忏不同打七,礼忏须五体投地,三业清净,不能加以杂言乱语,故忏坛上不说开示。 礼忏时须观着能礼、所礼性空寂,...
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一心三观 一心三...
冥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冥虑 | 下篇:冥谛 |
(菩萨)不空罥索观音也。...
大菩提
德玉
数珠
智藏
究竟
自在
十六菩萨
迦絺那衣受舍时限
智清净十相
宝藏神
无边音声佛顶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明旸法师:出家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观》

勇于对抗自己的烦恼习气
佛说人在临终时投胎到哪一道的现象

穷微极妙的莲华座

对哪些对境造业,业果会越重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