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amudaye ''''nvaya-jñānaksāntih 。八忍之一,十六心之一。十六心,即观察思悟四谛十六行相之后,进入“见道”阶段,以“无漏智”现观四谛所得之十六种智慧。集,指四谛中之集谛;类,类似、相似之意;忍,忍许、认可之意。于小乘佛教中,强调四圣谛之教法,并以之为修证佛教真理(出世间智)之重要法门,如“四圣谛现观”即以欲、色、无色等三界之四谛为观悟对象之修证方法。其中,若缘色界、无色界之“集谛”而观之,断除对集谛之见惑,并印证集谛之理,即得“集类智”;然在得此智之前,须先进入忍许、认可“集谛”之阶段,此称“集类智忍”,又其中之“类”字即指其类似于观悟欲界四谛之法智。(参阅“八忍八智” 283、“十六心”385、“见道”3000) p532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种缚所依处所】 p0208 瑜伽十四卷三页云:又有三种有情之类,贪瞋痴缚,所依处所身分差别,能急系缚诸有情类,...由行正道而得之意,引申为利益、幸福等意。功德、福德、道德等则为一般之成语。德指已得正道而无失,道指已得(德)...(譬喻)世尊之三业,犹如车轮之毂辐辋三法和合而成一轮。轮有运载摧破之功,故以为喻也。大疏九曰:世尊以遍满一切...同一信仰者群聚一处所形成之团体。通常由讲说教义之教职与受教信徒所构成,佛教中自古称之为僧伽(梵 sajgha,巴同...(天名)俗传地管狱之神曰阎罗。其说有二。或以为十王之一。群书拾唾曰:释氏所谓十王者,五曰阎罗。或以为位在十八...(名数)有二种(一)罗什三藏所立。一法化生身,由法性化现之化身佛也。二五分法身,戒定等之五分功德也。三实相法...裸形,梵语 acelaka。又作露形外道、无衣外道。古代印度二十种外道之一。为尼乾子外道二分派之一,即空衣派,提倡以...子题:摩夷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四分中,五种疾灭正法:一、有比丘不谛受诵律,喜忘文句,复教他人,文既不具,...(术语)新译去寻伺,旧译云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皆为妨定心者。因此觉观之有无而判定心之浅深。智度论二...【四智心品一向是善一向无漏道谛所摄】 p0472 佛地经论三卷十二页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一向是善,一向无漏,道谛...(公案)师出家,依沩山禅会。祐和尚知其法器,欲激发智光。一日谓之曰:吾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汝未...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印光大师校印本)...
圆破色阴超劫浊 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的,最粗重的就是色阴;色阴所引生的根结,就是动静两种的结...
有人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的确,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有这样那样的忧愁,有看得见看...
阿弥陀佛名号在前面这个依正二报里面,谈正报就介绍阿弥陀佛的内在的功德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以这两个核心的无量的...
我每天功课不缺,礼佛,诵经,念佛,出了佛堂念珠也抓在手上,自己也以为在修行。一旦境界现前,作功课的清净心便不...第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间第一福德。文昌帝君曾作《元旦劝孝文》称孝为人间第一事,舍...
鬼神为什么能知道呢?佛门中云:鬼神有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李炳南居士曾开示说:神鬼...
为什么佛陀敢施设方便?往下看就知道了,佛陀他非常有把握的。再看开权显实,看第二段。 又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问: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似乎用在禅修居多,只要一发现自己在打妄想,就立刻回到方法上;如果一任自己随着妄...
集类智忍
【佛光大辞典】
上篇:集类智 | 下篇:云心 |
(术语)三藏中之经藏与律藏。俱系金口之直说。经为教常道者。律为制恶事者。...
三种缚所依处所
德
身语心轮
教团
阎罗
三法身
裸形外道
五种疾灭正法
觉观
四智心品一向是善一向无漏道谛所摄
香严击竹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斤斤计较,很难获得快乐

名号就是无尽藏,要如何去开采呢

一边挣扎,一边念佛
培福修福的十个法门

人类一思考,鬼神就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