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行正道而得之意,引申为利益、幸福等意。功德、福德、道德等则为一般之成语。德指已得正道而无失,道指已得(德)而及于他人。佛果之功德分为智德(菩提,即完成智)与断德(涅槃,即完全绝灭烦恼)二种,或智、断、恩(依愿力救度众生)三德。佛菩萨之德性分为悲德(利他)与智德(自利)。又与生俱有之真实本性,称为性德;反之,依后天修行而得之德,称为修德。性德与修德,即合称二德。大涅槃则具有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的胜论学派,立十句义之第二为德句义(存在的属性之范畴),亦为二十四德之一。数论学派亦作三德之说。(参阅“三德”668) p600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又作正教量,又曰至教量。因明之用语,三量之一。...(术语)十善戒者,不待佛之制止,自性可受持之戒也,故云自性戒,又云本性戒。大日经疏十七曰:菩萨戒,略有二种:...【迦哆度求那】 秦言是事边得何利。大品哆字门,入诸法有不可得故。论曰:即知诸法边得何利。华严唱娑(苏纥切...【状】 p0832 瑜伽十三卷三页云:何等为状?谓于诸定临欲入时,便有此定相状先起。由此状故;彼自了知我于如是...(术语)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因明用语。即取宗(命题)之一部分为因(理由)。为因明规则中所不许。宗义一分为因,可分二种,即:(一)宗中能别为...据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所载,往昔三千尘点劫以前,大通智胜佛出世,宣说妙法莲华经。此佛曾为其出家之十六子讲说法华...(术语)总释,别释。总相,别相。总业,别业。即宽狭之一双也。...【不律仪】 p0320 俱舍论十四卷十页云:依何边际,得不律仪?颂曰:恶戒无昼夜,谓非如善受。论曰:要期尽寿,造诸...复次若诸菩萨性是利根,云何复令修练根耶?谓令依利软根引发利中根,复依利中根引发利利根故。前已说一切菩萨性是利...心内相和心外相。心内相是指心的本性,清净平等;心外相是指心随诸缘,而生种种的对境。...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龙藏本)...我们透过这三福来看,佛法是非常圆融的,它能够把世间的善法融合进来,把大乘佛法修福的内容整合起来。如果一个念佛...一鬼问言。我有一夫。而畜多妇。我应直宿。而不见纳。何罪所致。 答言。汝为人时。不敬夫主。邪淫无礼。今受花报果...还有「此法为菩萨说,此法为声闻说」这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那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作是说者,亦名谤法」有个实例...从前有个少年由于贫困,苦恼,迷上了求仙拜佛,可以解脱各种烦恼过神仙似的生活,在他家里只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生...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足还加愿力坚。 路乏资粮终不到,马无缰御孰能前? 但将三事...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果人们每天都吃点豆类食品,不仅能够远离疾病的困扰,还可辅助...众生依善恶业而来,命运各自不同,在佛法中称作业力,世俗人则称作运气。业力是说我们这辈子所受的果,是由过去生中...《大乘起信论》说:修习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破和合识,断相续心。 经典上讲到一个公案说:佛在世的时候,...
德
【佛光大辞典】
上篇:影像 | 下篇:德山三世心不可得 |
乃指见思烦恼与无明烦恼之二恶,又指已作之恶与未作之恶而言。 p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