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佛光大辞典

意学

指禅宗之学。修习禅要,必侧重于身口意中之意业,故有佛心宗之名。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大四八·四○○中):...

意薰习

“分别事识薰习”之对称。大乘起信论所说四薰习之一的净法薰习中,分为妄心薰习与真如薰习二者,其中,妄心薰习又...

意识

(一)梵语 mano-vijāna。六识(或八识、九识)中之第六识。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之心...

慈力王

慈力,梵名 Maitrī-bala,巴利名 Metti-bala。音译弥罗拔罗、弥佉拔罗。即释迦牟尼佛于因...

慈山

(1637~1690)日本天台宗安乐律院开祖。美作(冈山县)人,俗姓和田。字妙立,号唯忍子。初学禅宗,尝于...

慈光

指诸佛、菩萨大慈之光辉。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 p5799...

慈地比丘

指慈(巴 Mettiya)与地(巴 Bhummajaka)二比丘,为佛陀之弟子。据五分律卷三载,慈、地二比...

慈舟

(一)佛陀本其慈悲以化度众生,犹如舟筏之引渡受难者。又作慈航。万善同归集卷下(大四八·九八七中):“驾大般...

慈忍

慈悲与忍辱之合称。证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上):“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

慈门

佛、菩萨由慈心流出诸功德及善巧方便,称为慈门。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大一○·一六中):“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

慈恩寺

(一)位于陕西西安城南。又称大慈恩寺。本为隋代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高宗为皇太子,为其母文德皇...

慈恩宗

即法相宗。法相宗又称唯识宗、应理圆实宗、有相宗、相宗。在古印度,称瑜伽行宗。在中国,为唐朝慈恩三藏玄奘及其...

慈航

(1895~1954)福建建宁人,俗姓艾。字彦才。号继荣。幼失怙恃,年十七礼拜自忠和尚为师。次年,受具足戒...

慈航普渡

佛、菩萨以尘世为苦海,故以慈悲救度众生,出离生死海,犹如以舟航渡人,故称慈航、慈舟。万善同归集卷下(大四八...

慈祥

(1912~)广东顺德人,俗姓郭。法名觉因。十七岁毕业于广州师范学校,是年依鼎湖山庆云寺笑航和尚出家。民国...

慈尊

(一)指弥勒菩萨。弥勒(梵 Maitreya),译作慈氏。尊,为敬称。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七下):“今...

慈尊月

密教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中上首所安之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住于月轮,故谓为慈尊之月。 p5805...

华严经探玄记

凡二十卷。唐代法藏着。又称华严探玄记、华严经疏、探玄、探玄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书乃法藏模仿其师智俨...

伪疑经

又作疑伪经。假借佛说而伪造之经典,称为伪经;来历可疑而被怀疑为伪经者,则称为疑经。一般经录中常将二者合称为...

爱罥

爱,指贪爱、恩爱、爱欲等;罥,指罥网、系缚。又作爱系。谓愚痴之人,罹于贪爱之罥网,犹如受系缚而不得自在。正...

搕

禅林用语。本指粪、粪秽、杂秽,引申为无用而不值一顾之秽物。如禅宗之语录、公案系为导引开悟、打破执着所设之方...

肃众

即丛林中对僧众违犯清规之处分。据景德传灯录卷六末禅门规式记载,于清众中滋事违规者,经维那检举,抽下其挂搭衣...

瓶塔

梵名 Drona stūpa。瓶指用以分配佛舍利之瓶,瓶塔即纳此瓶之塔。又作罂塔、金瓶塔。据长阿含经卷四、...

瓶中无水

乃三论宗用以比喻空观之语。谓五蕴(指色、受、想、行、识)之中无人我(乃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之...

又作瓶。乃陶器,或为金属所制之容器。(一)梵语 kala?a。音译为迦罗奢。系盛五谷、香水等,供养佛、菩萨...

瓶体无实

乃成实宗用以比喻诸法无我之语。谓五蕴之诸法皆为假和合之体,而非如凡夫所思惟之有实体者。 p5534...

煮云

(1919~1986)江苏如皋人,俗姓许。法名实泉,字煮云,号醒世。年十九,依如皋西场惠民寺参明和尚披剃,...

殿舍之间为便于通行而设之建筑物。又作细殿、渡殿。在柱与勾栏间通风之廊,以上无物覆之而可透见者,称为透廊。若...

都康

为藏语音译,乃大殿之意,元明间亦译为都纲。为西藏佛教寺院中各扎仓僧众集会之经堂。 p5291...

都市

梵语 nagara,巴利语同。印度都市之成立,较迟于吠陀成立之时代。在最古之佛典经集(巴 Sutta-ni...

都市王

又称都帝王、都吊王。为冥界十王之第九。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等所载,死者在冥途中,于一周...

都寺

都监寺之略称。或称都管、都总。禅寺东序六知事之一。乃督管全寺庶务之职称。敕修百丈清规卷下两序章东序知事都监...

都牟卢天

梵名 Tumburu,巴利名 Timbaru。又作兜牟卢天、冻母啰天、耽浮楼天、珍浮楼天。此尊居于密教现图...

暖法

四善根之初位。即对于见道四加行位之第一位,既经了知总别之念处,而自此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位。盖此位将发见道之...

都文

又作都闻。禅林中,介于都寺、监寺间之职位。今已不存。[禅林备用清规卷三、禅林象器笺职位门] p5289...

都部陀罗尼目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称陀罗尼门诸部要目、陀罗尼诸部要目、诸部要目。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本经举金刚顶经、大...

都会坛曼荼罗

都会,诸尊都来集会;即诸尊都来集会之曼荼罗。又作都坛、大都法坛、都法坛、都会道场法坛、都会坛、普集会坛、普...

都维那

北魏时所置之僧官名称。北魏文成帝于兴安元年(452),设都维那于道人统之下。道人统乃中央僧官机构监福曹之首...

都卢

全部之意。道行般若经卷十嘱累品(大八·四七八上):“我般泥洹后,都卢三千大千国界,其中人民,汝悉教入经法中...

都讲

又称都讲师。为经论之讲会中所设之职称。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学者讲经采取一问一答方式,都讲发问,后由讲师详加讲...

感情

人类的精神活动可分为知、情、意等三种状态,其中,可分别出快乐与不快乐之要素者,即称感情。此一作用既包括感官...

搩手

梵语 vitasti。又作磔手。乃古代印度之尺数名。搩,张开之意。搩手,即张开拇指与中指之距离,故一搩手,...

极腊

又作极腊、腊满、一腊。腊,与“腊”同,法腊之意。僧受戒之年岁称腊,腊次之最高者,称为极腊。盖僧团中以夏安居...

畺良耶舍

(383~442)梵名 Kālaya?as。意译作时称。乃刘宋时代之译经家。西域人。博通阿毗昙、律部,尤精...

感通寺

位于云南大理南方苍山之第四峰中腹。据云南通志载,感通寺在大理府太和县城南十二里,汉时,迦叶摩腾、竺法兰由天...

感梦求法说

乃有关佛教初传我国,最著名、最早之说法。关于感梦求法之记载,可见于晋代袁宏之后汉纪卷十孝明皇帝纪、南朝刘宋...

感应

又作应感。众生有善根感动之机缘,佛应之而来,称为感应。感,属于众生;应,属于佛。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七:“感...

感应道交

指众生之所感与佛之能应相交之意。佛陀与众生之关系如同母子之情,此既非众生之自力,亦非教化所致,乃由于机缘成...

感谢

即慈悲。亦即对所有人皆怀有深厚之友情,称为“慈”;内敛自身之痛苦,而处处为他人设想,则称“悲”,此即佛教最...

感觉

感觉器官由于内外之刺激而产生之意识作用。相应于眼、耳、鼻、舌、皮肤、粘膜、筋肉、内脏等器官,而有视觉、听觉...

梵语 sajjā,巴利语 saā。音译为僧若。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五蕴之一。系动词 jā(知)与接头语...

想爱

指情想与爱欲。诸事顺缘情想则生爱欲,以此二者为受生之本因。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中):“想爱同结,爱不...

想颠倒

三颠倒之一。谓凡夫对六尘之境起颠倒思想,生种种烦恼。[宗镜录卷四十二] p5452...

想蕴

梵语 sajjā-skandha。蕴为积聚之意。佛教谓一切有为法之积聚有五种类别,想蕴即其中之一。人有想像...

想观

谓于心中想像有形之事物而观之。属于事理二观中之事观,如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皆为想观。 p5452...

(一)梵语 trsnā, tosayati, priya,巴利语 piya 之意译。又作爱支。十二因缘之...

爱行见行

爱行,梵语 trsnā-carita;见行,梵语 drsti-carita。(一)人类行为中,依其性格可大...

爱别离苦

梵语 priya-viprayoga-duhkha,巴利语 piya-vippayoga-dukkha。谓...

爱见

又作见着二法、爱见二行。爱与见之并称。即对事、对理所起之烦恼。分别言之,爱系属情意上之烦恼,由于执着事事物...

爱见大悲

指不离于爱见之大悲。即未证实相之理,承认有能爱、所爱二相而起大悲之谓。于注维摩诘经卷五,曾举诸家之释,鸠摩...

爱河

犹言情天欲海。爱欲溺人,故以河喻之。此外,贪爱之心,执著于物而不离,如水浸染于物,故亦以河水譬之。八十华严...

爱法乐法喜法之心

即爱法之心、乐法之心、喜法之心。为赞叹净土菩萨功德之语,出自大无量寿经卷下。净影大无量寿经义疏谓,始求法时...

爱金刚

梵名 Rāgavajra。为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十七尊之一。又称爱缚金刚、爱乐金刚、悲愍金刚。位于金刚界...

爱染

由于对各种事物之贪爱而引起执着染污之心,称为爱染。与“爱欲”同义。为烦恼之异名。所谓“染”,是对世间诸种事...

爱染明王

梵名 Rāgarāja。音译为罗誐罗阇。略称爱染王。密教诸尊中,住于大爱欲与大贪染三昧之明王。此尊为金刚萨...

爱染明王法

以爱染明王为本尊之密教修法。略称爱染王法或爱染法。此一修法,有“三十七尊立”与“十七尊立”二种,后者系依金...

爱染曼荼罗

即以爱染明王为本尊之曼荼罗。又称爱染王曼荼罗。其种类不一,有十七尊所成者,有三十七尊所成者。十七尊所成之曼...

爱流

谓贪爱之烦恼。贪爱能惑溺人心,譬如暴流,故称爱流。爱即贪爱,能漂流诸烦恼有情之善品,流转于生死中。此烦恼为...

爱假

思惑之异名。思惑以爱为主,而爱自迷情而起,其体虚假,故称爱假。 p5461...

爱惑

谓爱欲之惑。惑,谓昧于真理。此惑不断,则不能见真理。金光明经文句卷三(大三九·六○上):“八人见地,犹有爱...

爱结

九结之一。略称结。又作随顺结。结,结缚之义。贪爱缚人,故称结。即诸众生为贪爱之故,广行杀、盗、淫、妄等不善...

爱着

梵语 rāga,巴利语同。爱,恩爱、亲爱;着,执着、染着。执著于恩爱之境而难以分离之情。属于三毒中贪欲之烦...

爱敬父母喻

以孝子之爱敬父母比喻菩萨之慈悲。大无量寿经序分(大一二·二六六中):“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

爱乐

谓信爱欲乐。即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属无染污之爱。俱舍论卷四谓,爱乃爱乐,其体即是信。成唯识论卷六谓,...

爱乐金刚女

梵名 Rāga-vajrinī。为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十七尊之一。又称爱金刚女。乃爱金刚之妻。位于金刚萨埵左...

爱论见论

对一切事物偏重感情执着之言论,称为爱论;反之,固执于知识理论则称为见论。以上两者皆系违反真理,而障碍修道之...

窣波大吉祥菩萨

窣睹波大吉祥,梵名 Stūpa-mahā?rī,音译窣睹波摩诃尸利。七白吉祥之一。又作塔大吉祥菩萨、窣堵波...

悉昙字 (ja)。为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亦为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阇、社、若、搓、嵯、喏、[糸*若]、诺。瑜伽...

惹耶

梵名 Jayā。又作誓耶、社耶、者耶、半者耶。意译作胜。四姊妹女天之一,为文殊菩萨之眷属。位于密教胎藏界曼...

梵语 apatrāpya。心所之名。“无愧”之对称。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怖畏己过,且引以为耻之...

愍忌

指尊宿(德高年长者)之诞生日,尤指尊宿示寂后之诞生日。于此日所设之斋供,称为愍忌斋。禅林象器笺第十六类报祷...

愍忠寺

位于北平宣武门外。又称法源寺。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亲征高丽,归瘗阵亡忠骸于幽州,为立此寺以追福。五...

搭衣

搭,挂之意;将袈裟挂于身上,称搭衣。又称搭袈裟。搭衣法有偏袒右肩、通肩两种。通肩法唯适用于如来与耆年老宿,...

损伏断

“毕竟断”之对称。系经部所立。依有漏道之力,暂时抑止烦恼之种子,故触缘乃再为现行。 p5463...

敬上慈下

谓恭敬供养父母尊长,慈愍怜念一切众生。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三四一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

敬天寺

位于韩国京畿道丰郡扶苏山中。创于高丽睿宗八年(1113)九月,曾得睿宗、仁宗先后临幸,寺风大振。后堂宇颓废...

敬田

指八福田中之佛田、圣人田、僧田。由恭敬而生功德犹如田生谷物,故称敬田。即对于佛、法、僧三宝恭敬供养,可生无...

敬爱法

敬爱,梵语 va?īkarana。音译作皤施迦罗拏、嚩誐羯啰拏、嚩始迦鲁拏或嚩舍、伐施迦啰拏。密教修法之一...

敬礼

梵语 vandana,巴利语同。音译末捺南、末弟、和南、婆南。恭敬礼拜之意。又作礼、礼敬。即起恭敬心礼拜...

新十玄

华严宗教义中,立有十玄缘起无碍法门之说,以表示现象界的事事物物之间具有各自独立又密切交涉之关系,此系华严宗...

新日王

新日,梵名 Bālāditya,音译婆罗帙底也、婆罗阿迭多,意译幻日。为世亲时代统治印度阿逾阇国之王。依据...

新加坡佛教

新加坡(Singapore),又作星加坡、星洲。为位于马来半岛南端之小岛,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尼岛屿遥望;...

新戒

指新近受戒之僧,亦指受沙弥戒为日尚浅之幼年僧。敕修百丈清规卷五新戒参堂条(大四八·一一三八中):“得度受沙...

新到

禅林用语。于丛林中,指新到某寺挂搭之僧。亦泛指一般新参之僧。新到于旦过出寮,正式至僧堂入籍,称为新到挂搭式...

新命

禅林用语。指一寺新任命之住持。又称新命住持、新命和尚、新住持。黄檗清规住持章住持进退条(大八二·七六八下)...

新往菩萨

为“旧住菩萨”之对称。于净土中之菩萨,新往生至净土者称新往菩萨;反之,原已住于净土者,即称旧住菩萨。 p5...

新版峨山图志

清代黄绶芙、谭钟岳合撰,民国俞子丹重绘。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峨眉山由麓至顶,绵亘数百里,古迹胜境,...

新律家

“旧律家”之对称。四分律、五分律等为旧译之律,唐代义净所译之有部律为新译。故以有部律为所依者,称新律家。然...

新修净土往生传

凡三卷。又作新修往生传。宋代王古撰。记述我国往生净土者之事迹。本书为增补飞山戒珠所著净土往生传之作,成于宋...

新发意

(一)梵语 nava-yāna-sajprasthita。又作初发意、初发心、新发心。略称新发、初心。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