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由于内外之刺激而产生之意识作用。相应于眼、耳、鼻、舌、皮肤、粘膜、筋肉、内脏等器官,而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温度感觉、压觉、有机感觉等作用。感觉为知觉之基础。感觉是局部的、要素的、肉体的;而知觉则是全体的,进而能判断、记忆、思考。佛教称感觉为识(梵 vijñāna),而有所谓“六识”之称。盖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六根),缘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对象(六境),故产生六种感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最后之意识又称第六识或分别事识,为全体性之感觉,几近于知觉、判断。但更深一层言,或者是根本的,或者是精神的,又立有第七识(末那识或阿陀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九识(阿摩罗识),而与六识之感觉作用有所区别。(参阅“受”3096、“识”6697) p545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菩萨)此菩萨为观音之部属,故于十五观音中为香王观音。在第十五数。...触,不净之意。为清扫厕所而携至厕中之瓶,称为触瓶。 p6805...即用兽毛、麻等扎成一束,另配上象牙或木板制成之长柄,而于说法或讲解经义时所用之物。麈,为外形似鹿而较大之麋类...(一)梵名 Aparimitāyus-sūtra。凡二卷。又称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大阿弥陀经。吴(222~280)支谦...【八数随行】 p0078 瑜伽二卷十七页云:云何八数随行?谓诸世间数数随所行事。一、蔽覆事。二、莹饰身事。三、威仪...谓见惑能缠缚著人使不得自在。...(术语)戒如堤防,以防比丘之过,因而不守戒谓为缺。因不守戒而过失漏于外谓为漏。法华经方便品曰:于戒有缺漏。...禅宗公案名。又作婆子点心。系唐代德山宣鉴禅师与一卖油饼婆子间之机缘语句。德山虽精通金刚经,然局囿于文字义理之...(名数)一、本觉,本有常住之觉体也。二、始觉,依修行之功,而显本觉之体也。三、相似觉。于菩萨十信之位而得类似...【第三地菩萨相】 p0968 瑜伽七十九卷四页云:问:已入第三地菩萨、当言何相?答:当言于内获得强盛奢摩他道。由此...凡夫不了解一切事物都是由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转化而成的,以为实有外境,于是对之生起种种的执著,谓之遍计所执,为三...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住山之法。因示之曰: 古人住山,乃大舍身命处,殊非细事,专...营养学家认为,经常吃些降脂清肠的食物,不仅能排除油腻,更能保护心血管,防止三高。 1.燕麦: 具备降胆固醇和降...生活就象游戏如走钢丝绳,关键在把握好平衡的度,否则不是掉在左边,就是掉在右边,能走到终点的,都是适度平衡的优...
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你不是说马上改变。学佛以后,你开始回光返照,这时候是「真妄交攻」,可能会遇到楞严经讲的...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问: 师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纲领中有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的要求,在清朝时又有百不管老婆婆成功往生的公案,请...
感觉
【佛光大辞典】
上篇:感谢 | 下篇:想 |
【杀生】 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为十恶业之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十戒之一。大乘佛教为避免杀生,而禁止...
香王观音
触瓶
尘尾
阿弥陀经
八数随行
见缚
缺漏
德山三世心不可得
五觉
第三地菩萨相
遍计所执性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四事之教
人类的奇怪之处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七种降脂清肠的食物
人生应把握的十个度

真实的力量要强过虚妄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