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三卷。又作新修往生传。宋代王古撰。记述我国往生净土者之事迹。本书为增补飞山戒珠所著净土往生传之作,成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近年发现上下二卷,上卷有正传二十五人,附录十三人;下卷有正传三十一人,附录九人。中卷今已不传。[佛祖统纪卷二十七、卷四十七、净土依凭经论章疏目录] p546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别乞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善见,别乞四句:或四人一时乞,或别别乞各不相知,而同一主一时往受食者,犯。...五种神通。(一)梵语 pacābhijā。指修四根本静虑所得五种超自然之能力。又作五神通。神,乃指不可思议之意。通,为...据大乘同性经卷下载,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等四乘各有十地,总称四乘十地。(一)声闻乘十地:(1)受三归地,...三种庄严国土的事物,即事庄严、法庄严、人庄严。事庄严是以色声香味等事物作庄严;法庄严是以种种胜妙的法音作庄严...【僧祇】 此云四方僧物。律钞:四种常住:一常住常住,谓众僧厨库寺舍众具,华果树林田园仆畜等。以体局当处,...(术语)七种生死之一。谓从迷真之始初无明流来之生死也。止观辅行七之一曰:摄大乘师立七种生死:一分段,谓三界果...(术语)婆罗门自以梵语称为天语,谓梵天之语也。释迦方志上曰:五天竺诸婆罗门,书为天书,语为天语。戒本疏一上曰...【近观】 p0819 法蕴足论二卷十一页云:言近观者:谓八支圣道,名为近观。所以者何?以八支圣道,修习多修习,...正食的时候,也就是日出至午前之一段时间。...(术语)地水火风四大,摄持一切诸法,故曰四界摄持。大日经疏十一曰:四界摄持谓地水火风界,虽现此身内外依正,然...【寂灭】 p1017 如无余依涅槃界中说。 二解 瑜伽五十四卷三页云:诸有漏识、于现法中,毕竟灭尽;故名寂灭。 三解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定性聚。 --《俱舍论》 不定性者,那就是一般的凡夫,除了正性...
净土法门就由于这样的至简至易、至顿至圆,又是从佛的果地上建立的,所以通体是大不可思议。也就使得这个法门在被众...
四弘誓愿是智者在观察声闻教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所升华出的伟大的菩萨精神。 首先,我们从苦谛的角度观察三...修行最初的层次是礼拜、忏悔,以求得心灵的寄托和安定。佛殿、佛像的庄严与肃穆,能令我们肃然起敬,心自然不会胡思...导语 寺院本来就是学校,是宣扬人生真理的学校,而且是面对整个社会的大学校。本文作者永信法师认为作为僧人,切不...
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的人,应该清楚明白参禅用功的路头,换言之,知见一定要正确,...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2年...过去有一位穷人,为人工作,得到一件粗布衣。有人看见他穿着粗布衣,就告诉他:你是高贵种姓的后代,怎么能穿着如此...
新修净土往生传
【佛光大辞典】
上篇:新律家 | 下篇:新发意 |
(杂语)其心诚实而无谄曲,堪受法者。法华经方便品曰: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
别众食戒别乞犯相
五通
四乘十地
三庄严
僧祇
流来生死
天语
近观
食时
四界摄持
寂灭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净土法门的难信与仰信

观四谛发弘誓,当仁不让要成佛
圣严法师《课诵与拜佛》
释永信:僧人不要靠神秘来维持佛教形象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