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梵语 astau vijānāni。瑜伽行派与法相宗五位法中之心法。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共八识。其中...【善知所有沙门婆罗门】 p1149 瑜伽九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又乐己利所有士夫补特伽罗、于他有德一切沙门及婆罗门,如...又作称性、称法。谓契合于法界之真性。华严宗以华严经之所说,无不契合于法界真性,故谓之称法界。华严经传记卷一(...(术语)法身之佛,应现无量之身也。菩萨璎珞经上自初地至佛地各有二种之法身。法性身,应化法身是也。谓于第一义谛...(名数)即八正道也。是为圣者之所由行,故名。...【善知心善知心回转】 p1148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卷四页云: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我不见一法、速疾回转、犹如心者。...为佛之德号。诸佛如来证知“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其智融通无碍,故称无碍人。[旧华严经卷六、赞阿弥陀偈...惑,为迷之意;趣,为理趣之意。谓迷于理。中观论序(大三○·一上):“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变。” p4944...僧伽有理和与事和二义,生活在一起的僧伽,没有身口意三业的乖角,叫做事和,大家共同破除见思二惑,共同证悟无为的...(物名)梵名Kuṇḍa,火炉之义。即密家护摩所用之火炉也。凡行护摩,先造四肘之坛高一搩手,中凿军荼,径圆一肘,...子题:覆肩衣、水浴衣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僧祇云,当作衣覆肩,名 覆肩衣 ,不者越罪。雨衣、祇支得提罪。尼祇...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现下总在分类什么富二代,穷二代,吊丝,高富帅之间的不公平,实际上命运并没有不公平,只是很多人习惯性的认为,别...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乃莲宗八祖是也,受邻人影响,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一、从健康的角度看肉食的害处 (一)毒素致癌(五毒攻身) 人吃进肚子的肉,至少隐藏五种以上的毒素: 1、动物被...
暇满,简单的说有五种的暇满,第一个:善得人身。因为你在三恶道,到诸天去,都不能修行,你必须得到人身;第二个:...
人们都渴望过着美好的生活,家庭中事事都如意,事事都顺利。不顺利的家庭生活是有原因的。 贪着色欲有着重要的因素...
在唯识学,它把我们每一个人--学佛人,分成五种种性: 第一个定性声闻。 有些人一接触佛法,佛陀说了无量无边的法,...
经文往生正因当中,这个「十念必生」是为中下根机而发的愿,摄受中下根机;这个「临终接引」第十九愿是为了上根机的...问: 学佛人如果都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摆在第一而无暇参与义工活动,那寺院如何进行各种慈善义务工作?我们该如何在...
僧祇
【翻译名义集】
【僧祇】此云四方僧物。律钞:四种常住:一常住常住,谓众僧厨库寺舍众具,华果树林田园仆畜等。以体局当处,不通余界,但得受用,不通分卖,故重言常住。二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体通十方,唯局本处,此二名僧祇物。三现前现前,谓僧得施之物,唯施此处现前僧故。四十方现前,如亡五众轻物也。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罪,若已羯磨,望现前僧得罪,此二名现前僧物。
上篇:招提 | 下篇:阿兰若 |
(杂语)示冥合敬爱之理者。即爱染之标帜。...
八识
善知所有沙门婆罗门
称法界
应化法身
八由行
善知心善知心回转
无碍人
惑趣
理和
军荼
尼五衣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推荐】为什么富贵不能持久呢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肉食的害处和素食的好处

不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家庭顺利吉祥之因

学佛人的五种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