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有理和与事和二义,生活在一起的僧伽,没有身口意三业的乖角,叫做“事和”,大家共同破除见思二惑,共同证悟无为的真理,叫做“理和”。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904~975)唐末五代僧。净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临安府余杭(浙江杭县)人,俗姓王。字仲玄。号抱一子。初为吏,...(名数)明真妄互为熏习,染净之二法,相续不断也。一无明熏习,众生有无始之无明,熏习真如,以熏习故,生妄心也,...(书名)具记焚释道经角试事。名义集一曰:道家尹文操斥法本内传,是罗什门僧妄造。通慧辨云:明帝梦金人事,出后汉...大毗婆娑论,具明四禅之中,各有三种差别:若与出世智慧相应,名无漏初禅等。若与五支四支等功德相应,名为净初禅等...梵语 catvāri vai?āradyāni,巴利语 cattāri vesārajjā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术语)道理旨趣也。法华游意上曰:理致渊远,统群典之要。唐僧传(德志传)曰:名题前后,甚得理致。【又】禅家之...(经名)佛说碱水喻经一卷。失译人名。举没于海水人乃至渡海水人之七喻,以譬没于生死人乃至到于彼岸人之七种而说法...日本佛教用语。日本江户时代,为惩罚僧侣,而将之逐出其所属之宗门者,即称一宗构。若逐出某宗内所属之一派,则称一...1、生身和化身。生身是佛为了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的身;化身是佛以神通力变化出来的身。 2、生身和法身。小...药树王身和如意珠王身。佛为了拔除众生的苦难而化现之身叫做药树王身;为了给众生安乐而化现之身叫做如意珠王身。...其义有三:(一)指如法之食物。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大四○·一○五上):“次释名者,增一云:‘如来所著衣...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度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合着正等正觉的...
今天讲的题目是六祖慧能之禅法。各位都知道,六祖大师是我国禅宗的实际创立者。在中国禅宗史乃至于中国佛教史上,六...
有一天,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譬如有四条极为凶猛的大毒蛇放在木盒里,如果有一个人从远方来,欲求...古时候,一位老和尚有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老和尚决定要开导他一番。有一天,老和尚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一袋盐。弟子...
熬中药喝都觉得苦,有时候调理身体却不得不需要一些中药。 麦冬: 麦冬是中医常用的滋阴清热药,具有清心火、养脾胃...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 慧远大师说,借事显理。虽然佛法究竟的目标是清净心,无有少...
观汝书言学生话,不禁令人好笑。今说一喻,譬如太医院御医,凡医书,病源,脉诀,读得熟如明镜映现,及至临症,则茫...修佛的人,我们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不是和别人斗的,我们要转变方向。 大道是质朴的,真正的佛法看似慢而快,邪的...
理和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理佛 | 下篇:理性 |
圆妙之声音,指佛语。楞严经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此外,据法华玄义释签与唯识论载,...
延寿
四熏习
法本内传
味禅
四无所畏
理致
碱水喻经
一宗构
二身
药珠二身
法食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悲咒的由来

入禅之门第四讲:六祖禅法

佛以譬喻示比丘
心的容量

四种可代茶饮的中药

从有相三宝悟入自性三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