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为迷之意;趣,为理趣之意。谓迷于理。中观论序(大三○·一上):“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变。” p494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upeksāpramāna,巴利语 upekkhā appamaā。四无量心之一。对无量之众生无爱无憎,住于平等之心。即舍怨亲、...【施因施果差别三种】 p0860 俱舍论十八卷十一页云:前已总明施招大富;今次当辩施果别因。颂曰:由主财田异,...(天名)梵语俱摩罗,译云童子。胎藏界曼茶罗,在西方辨才天傍,持三戟,金刚界曼荼罗,在东方,持铃。大日经疏所谓...(杂语)佛初生时之语,是三世诸佛之常法也。长阿含经一曰: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麦@广]麦】 p1472 七虱为[麦@广]麦。如逾缮那等量中说。 二解 如色之分齐中说。...苾刍,梵语 bhiksu,又作比丘,意译出家、乞食。四苾刍,即四种比丘。(一)名想苾刍(梵 sajjā-bhiksu),又作名字...独的意思,是它能独起构思,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散的意思,是凡夫心常散乱,...指三种业报,即依受报时间之别,将果报分为三种:(一)现报,现世所作之善恶业,现身即受善恶报。(二)生报,此生所作...(术语)教法起之缘由也。经初必有叙此之一段,名曰序分。...(名数)常略名四住。三界见思之烦恼也。一见一切住地,三界之一切见惑也,二欲爱住地,欲界之一切思惑也,思惑之中...(动物)食纴婆树之虫也。涅槃经三十二曰:无智人乐生死,如纴婆虫乐纴婆树。作维婆虫者误。...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愿都是一种希望、一种承诺,譬如说青...小和尚救回一个轻生者。那人悠悠醒转,对方丈说:谢谢大师。但不必费力气救我,我已下定决心不再活了。今天不死,明...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是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最为人所知的菩萨,亦即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音译阿缚卢枳低...
原文: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各见其身种种香华。宝饰。衣服之所庄严。又...
在《六祖坛经》说,有一个法达法师,他去参访六祖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着地。六祖大师是明眼人,他一看就知道仁者...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
寺庙里常有专门组织的茶汤会,用来招待施主和香客,这种活动被称为普茶,就是让大家都来喝茶的意思。当然了,大家专...
惑趣
【佛光大辞典】
上篇:惑着 | 下篇:惠休 |
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
舍无量心
施因施果差别三种
俱摩罗天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麦@广]麦
四苾刍
独散意识
三报
教起
四住地
纴婆虫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发愿与发誓
你的债都还了吗
观音菩萨的由来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地藏菩萨手里的如意宝珠有什么作用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世间有四事不能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