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爱欲之惑。惑,谓昧于真理。此惑不断,则不能见真理。金光明经文句卷三(大三九·六○上):“八人见地,犹有爱惑。” p546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因位之人。“果人”之对称。为未到佛果以前之修行者的总称。(参阅“因位”2276) p2270...(术语)神佛之思虑,幽冥而不可测知,故曰冥虑。...【青瘀】 p0804 瑜伽三十卷十四页云:复于其外诸不净物,由青瘀等种种行相,发起胜解。谓先发起青瘀胜解;或亲...(术语)言十念授受,师资相承之法。...指出家教团或于丛林修行之大众。又称清净大海众、清净众。如印度四大河流入于大海,即舍原名,皆成海水;比丘出家,...【遇声出定】 p1255 瑜伽六十三卷九页云:复有补特伽罗、已得离欲。从定起已;或于一时,彼三摩地,相间相杂,作意...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职位)禅林掌厕所之僧也。...(植物)又称赤栴檀。栴檀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名义集三曰:正法会经云: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五种相貌染爱增长】 p0284 瑜伽十八卷十七页云:云何倍增染爱?谓由五种相貌,当知染爱增长。何等为五?谓如有一...亦名:圆坐自恣、难事小界圆坐自恣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明难事结小界,圆坐自恣。事既希少,故不出之。”资持记...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如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轻慢夫婿;夫婿远行,整理家中,无有二心;甘心苦...
常常听到人们说被工作和日常的琐事困住,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自在生活,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那种自在的生活到底是什...不修行,有着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着魔的时候。 发心真诚 现在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
佛在《阿弥陀经》中讲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也就是,少善根不生净土,多福德乃能成办。说到多福德,...
执持名号跟禅是有密切关联的。经典当中有句话: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何为禅?禅就是向上一着、本地风...
佛光禅师在参禅的生活中,经常忘记自己。一些从各方前来参学的禅者,要求拜见禅师,面请教益,侍者通报时说,某位学...
世间一切苦恼,都由爱欲而起。世间凡夫无法断除爱欲之心,见到美色便神魂颠倒,爱水从骨内溢出,欲火在眼中燃烧,于...
在佛教里,什么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是障碍、恼害的意思。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只要障碍我们修道就可...
爱惑
【佛光大辞典】
上篇:爱假 | 下篇:爱结 |
从四圣谛中分出二种的因果,即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是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出世间因果是以灭谛为果,道...
因人
冥虑
青瘀
十念血脉
清众
遇声出定
弥陀三圣
净头
牛头栴檀
五种相貌染爱增长
自恣小界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了幻法师:如何当好妻子

无所事事绝对不是自在
防止着魔

暂执圣号已胜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已越历劫善根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谁是禅师

【推荐】破除淫欲冲动的方便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