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八卷十七页云:云何倍增染爱?谓由五种相貌,当知染爱增长。何等为五?谓如有一虽于下劣诸欲境界,尚生猛利诸贪欲缠,耽着不舍;何况上妙?又以非法,多分凶暴,积集珍财,不以正法。亦常摄受增上众具。又于轻贱无所用物,尚不欲舍;何况贵重?虽为追求少劣财物,尚行众多身语意恶;何况多胜?又于受持少小妙行,其心尚无趣向爱乐;何况广大?又于涅槃,尚不乐闻;何况欲得?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凡三卷。日本真言宗心觉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又作多罗叶钞。本书将各种梵语字典,如唐代义净之梵语千字文、礼...【不和软性】 p0325 法蕴足论八卷十五页云:云何不和软性?谓心刚强,心坚鞕,心[怡-台+龙]悷,心不明净,心不润滑...(术语)弥陀如来誓我名声超过十方也。无量寿经上曰: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靡所闻,誓不成正觉。法华经序品...不空罥索,梵名 Amogha-pā?a。又作不空罥索观世音菩萨、不空王观世音菩萨、不空广大明王观世音菩萨、不空悉地王观...梵名 Ratna?ikhi。为释迦牟尼佛于过去世修菩萨行,至最初阿僧祇劫满时所奉事供养之佛。又作剌那尸弃佛。意译宝髻佛...亦名:施法七种 子题:七种施法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杂宝藏,为俗人说七种施法不损财:一、眼,二、色,三、言,...(天名)帝释与梵天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无量寿经上曰:释梵奉持,天人归仰。肇论下曰:须菩...指唯一真实之理。盖一实之教法乃平等不二,能运载人至涅槃之彼岸,故谓之乘。 p76...(术语)梵语修多罗Sūtra(常翻为经),含有五义,此其中之第三义。修多罗中之文义不尽,如石泉之流注也。法华玄义...(一)禅林用语。谓抛下手中之物。又作放下着(着,语助词)。即指离弃一切邪念、妄执,达于解脱自在、了无牵挂之境界...天台宗正修观法二十五方便五科中之第二。谓诃斥色声香味触等五境。五境本非欲,然其中有爱味,能令修行者引生欲心,...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由于我们的目光短浅,我们通常都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我们只看的见眼前的蛋糕,而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有大餐。我们通常都...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转烦恼业报之火为智慧火,于中游戏出没自在无碍,乃名妙安。夫烦恼火与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是印光大师警示我们学佛者的佳句名言。的确,在这大千世界中不知有多少众生,每天都在滚滚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全世界每年癌症死亡人数为820万,平均每8个死亡病例中就有...
壬二、普贤观耳识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在一座深山里,有一群猴子,相处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庭一般。其中有只猴子特别精灵,什么事都想带头当领导,但是,...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诸佛,证此心佛。 六道众佛,本来是佛。只因迷妄,不肯信佛。 智...
问曰: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此指共何等众生耶。 答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佛告阿难,...
五种相貌染爱增长
【法相辞典】
【五种相貌染爱增长】 p0284
上篇:五种厚重三摩地相 | 下篇:五种相苦逼切愚夫 |
唐代僧。生卒年、籍贯不详。为善无畏三藏之门人。尝就新罗之义林学习真言密法。住泰岳灵岩寺,后移住越州龙兴寺。永...
多罗叶记
不和软性
名声
不空罥索观音
罽那尸弃佛
为俗人说七种施法不损财
释梵
一实乘
涌泉
放下
诃五欲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不能只为今生做打算

迷时妙法成生死,悟后三千性寂然
常念「生死无常」

为什么出家人很少生癌

什么是「普贤行」
骄傲的猴子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