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唯一真实之理。盖一实之教法乃平等不二,能运载人至涅槃之彼岸,故谓之乘。 p7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给孤独长者买祇陀太子的园林给佛讲经说法,故其园名为给孤独园。...被视为地位特别崇高、能力超越其他一般神灵之神。始于后期原始宗教及古代宗教。如苍天神、天父神、地母神等。最早之...(术语)常住者无生无灭不迁不变之谓,在修曰因,在证曰果,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果也。此有七种。...(杂语)法华经序品言:往昔日月灯明佛未出家时有八子,闻父出家成道,皆随之出家。时有一菩萨,名妙光,佛因之说法...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或谓竺法护)译。又称清净毗奈耶方广经、清净毗尼经、毗尼方广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梵语 priya-viprayoga-duhkha,巴利语 piya-vippayoga-dukkha。谓别离爱境,或与所爱者别离时所感受之苦。为八苦之...(异类)Lambā,法华经所说十罗刹女,第一谓之蓝婆。第二谓之毗蓝婆Vilambā,正法华经翻为结缚。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法衰法盛】 p0762 瑜伽七十五卷二页云:言法衰者:谓越所学;于先未闻胜义所摄,如来所说、微妙法句,不得听...【无明瀑流】 p1058 集异门论八卷六页云:云何无明瀑流?答:三界无智,是名无明瀑流。...(367~431)梵名 Gunavarman。意译作功德铠。为刘宋译经僧。北印度罽宾国(迦湿弥罗或犍陀罗地方)人。刹帝利(武...【如性非不如性】 p0578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一页云:非无因性:故名如性,非不如性。...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古来人跟我们这样讲的:顺境,你可要注意了,这很危险,容易堕落;逆境是增上缘。古人形容顺境与逆境是怎么比方呢?...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净土法门的施设,就是因为它面对的是九法界众生,所以要把九法界众...释迦牟尼佛最初在因地时,听到五十三佛的名字,他就辗转传诵;传给三千个人,这三千个人又辗转传诵,就种下这么一个...
分别是一种知识、知能。如果没有分别作用的话,则天下浑沌。然而,佛法是要我们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公据何人问大苏,大苏就是指苏东坡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很有文才,对佛理也非常了解。他主要是在禅宗很有造诣,然...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 不吃小亏终吃大亏 夏家嫂子买东西从来是只有占便宜,没有吃亏的事。就是买一角钱的香葱,她都要扯...
《楞严经》前三卷半的经文当中,有三个主题是它的重点: 第一个,破除虚妄。 我们平常在修学的时候,都是根据我们的...人死之后,到哪里去呢?人死之后,在还没有投胎转世之前,他是一个中阴身的地位。 什么叫中阴身?简单的说,就是生...
一实乘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实相印 | 下篇:一实神道 |
(一)晋代僧。又称康法朗。尝西行求法,返中土后,专授法相之学。(参阅“康法朗”4537) (二)(507~581)南朝僧。...
给孤独园
高位神
常住果
文殊为九代之祖
清净毗尼方广经
爱别离苦
蓝婆
法衰法盛
无明瀑流
求那跋摩
如性非不如性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逆境是当头棒,顺境叫脑后针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梦参老和尚《学三皈依》

有分别与无分别

念佛人不要反被聪明所误

现世因果报应故事十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