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眼横列,鼻直挺,比喻如实知见。与“花红柳绿”同义。盖指觅道不必奇遇,直须看取本来面目。 p474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伊师迦,梵名 Isika。意译仙人山。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阿毗昙...(术语)广大而无边际也。起信论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术语)犯小乘戒之四重罪,大乘戒之十重罪也。...梵名 Khāsa。西域古国名。又作沙勒、佉路数怛勒、伽沙、佉沙、奇沙、室利讫栗多底、迦师佶黎、可失哈耳。意译恶性...十岁为减劫人寿之极短,故有十岁减劫之称。住劫二十中劫之中,最初第一劫为减劫,减劫乃人寿从无量岁减至十岁之期间...(物名)译曰数珠。牟梨曼陀罗咒经曰:钵塞莫此云数珠。...【无想有染证】 p1072 成唯识论五卷八页云:又契经说:无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若无此识;彼应无染。谓彼长...五种唯识之一。法相宗将散见于诸经论中之唯识文义,总摄为五种,其中,境唯识即就所观之境界以阐明唯识之义者。如阿...据大宝积经卷六十八遍净天授记品载,菩萨悲智双运,万行具足,故得下列五种自在,即:(一)寿命自在,谓菩萨成就法身...轻毛任随风吹,忽东忽西,比喻心力劣弱而进退不定。十信位之菩萨,于佛道有进有退,故多以此喻之。释摩诃衍论卷七(...总括诸法为十二处,摄属于法处而为意处之所对者有五,称为五种色法。即: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定...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问: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师答: 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你不念佛照样有妄念。你通过念佛,还知道自己有妄...
淫因者,无量劫来,行淫之事,纳识田中,爱水润生,今受身形,前作淫业,时时恶发;或内心缘行淫之境,而淫心动。正...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原文说若女众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万万不可令其出家...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一切境界之相。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会系心一处,...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是正念比较多,妄想比较少,但是我必须提醒大家一个事实 你现...
天人主要是指欲界天,当然也包括色界天,这些天人他在天上的寿命虽然很长,但是总有天福享尽的时候。当这些天人天福...
眼横鼻直
【佛光大辞典】
上篇:眼根 | 下篇:眼疾病陀罗尼经 |
诸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由此正...
伊师迦山
无边
犯重
疏勒
十岁减劫
钵塞莫
无想有染证
境唯识
菩萨五种自在
轻毛
五种色法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梵网经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有此三淫,当受三途苦报
印光大师为何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
慧律法师《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如何是念佛止观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