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由此正理,彼实我法,离识所变,皆定非有,离能所取,无别物故。非有实物,离二相故。是故一切有为无为,若实若假,皆不离识。唯言为遮,离识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转似我法外境相现,此能转变,即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谓即三界心及心所,此所执境,名所分别,即所妄执实我法性。由此分别,变似外境,假我法相,彼所分别实我法性,决定皆无,是故一切皆唯有识,虚妄分别有极成故。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势速差别有多种】 p1243 瑜伽五十二卷十四页云:又此势速、差别多种。或有诸行流转势速。谓诸行生灭性。或有地行...(人名)维摩诘之女。生未几,大如八岁,容姿端正。城内之人,争来求婚不止,月上女即告曰:我当自选其人。期日,会...【菩萨以何作意】 p1130 瑜伽七十九卷三页云:问:菩萨当言以何作意?答:悟入所知境界边际,及作一切利众生事,以...(物名)绿色之宝珠也。大疏五曰:或如绿宝是绿摩羯宝。智度论十曰:摩罗伽陀,此珠金翅鸟口边出。绿色,能辟一切毒...(术语)苦谛四行相中之二。五蕴之法无确实之一相异相,曰空,无我我所曰无我。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空行者,观五受阴...【所假借庄严具喩】 p0743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又彼诸欲,喩所假借庄严具者:托众缘故。...(印相)左右两手于掌内交叉为缚,竖两方之中指使相交而染着。见瑜祇经爱染王心品。...【菩提流支】 又作菩提留支,译曰道希,北天竺人,北魏宣武帝时来到洛阳,翻译经典。永平元年,与勒那摩提合译《十...(菩萨)于大会式持金刚铃金刚轮宝等随从阿阇梨者。...据华严经疏卷十,举出佛身之四依,即:(一)色身依色相土,谓如来随类应化,示现丈六等相好之色身,依住于娑婆等凡圣...(杂名)寺院所属之田地山林也。...(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善事了,我们多生多劫也不是啥事都不干,也不是这样子,我们也不是老是做恶...
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 我们希望这一念心不贪求世间五欲的境界,专心来忆念这个佛...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乞食一边赶路,日夜兼程,不敢稍有停息。因为在行前,他们发了...
在《高僧传》上说:南北朝有一个道秀法师。这个道秀法师,在《高僧传》上说他是博学多闻,通达很多的教理,智慧也特...所谓「无念」,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也就是「心无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听到了只是听到,而不产生好恶。许多...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是布施。获福无量。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何况释梵转...
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太阳的能量非常足,但是我们也很法喜充满的。未必镜头里面能够看全,但是我们肉眼这样...
一切唯识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破执我不应理 | 下篇:二空 |
【闻六种分别】 p1264 显扬六卷九页云:论曰:闻六种分别者:一、依处,二、依摄,三、依清净,四、依行,五、依理...
势速差别有多种
月上女
菩萨以何作意
摩羯宝
空无我
所假借庄严具喩
爱染王根本印
菩提流支
持金刚众
身土四依
寺领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修行人有藕断丝连的个性是没办法修行的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道秀法师嗔心堕为蟒蛇
圣严法师《无念不是断念》

念完《地藏经》,要给一切众生回向

父母子女乃是相互的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