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相)左右两手于掌内交叉为缚,竖两方之中指使相交而染着。见瑜祇经爱染王心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智度论七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中略)此是禅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名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一方便品,第二安乐行品,第三寿量品,第四普门品。是法华一部之主要,故称曰四要品。此...信心者,信受所闻所解之法无疑心也。能深信乐诸法实体,三宝净德,世出世之善根,使心澄静,谓之信心。学道之人,必...(术语)即佛法无二也。有一居士问二祖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五相成身观之第一。又作通达本心。全称通达菩提心。指行者初蒙阿阇梨之开示而观察通达本有性德之菩提心,修心月轮观...(名数)谓大毗卢舍那金刚顶经二百卷,苏婆呼经根本部等一百七十卷,菩提心摩诃衍经等十一卷也。金刚顶经为经藏,苏...(物名)宝珠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帝青,梵言因陀罗尼罗目多Indranilamuktā,是帝释宝,亦作青色。以其最胜,故...【无漏诸法差别】 p1081 瑜伽六十五卷十二页云:复次由五相故;建立无漏诸法差别。何等为五?一、有诸法、离诸缠故...【依远离】 p0768 瑜伽九十二卷七页云:修习觉分、未得断界;于其断界,正希求时;名依远离。...【观察作意】 p1469 瑜伽三十三卷六页云;彼由如是乐断乐修正修加行善品任持,欲界所系诸烦恼缠、若行若住、不复现...【我无我见】 p0648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四页云:诸有此见,谛故住故,我无我。此边执见,断见摄;见苦所断...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佛陀是什么因缘,一定要我们先布施、然后再持戒、然后再忍辱、然后再智慧等等?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的前后次第呢?...
《蒙山施食仪》是汉传佛教寺院每天晚课都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施食是佛教以特定的仪轨所进行的给饿鬼道或地狱道...礼物 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佛陀转身问那...
唐代还有位怀玉禅师,这位怀玉禅师修行非常精进,夜不倒单,日中一食,每天七万声佛号,发愿要上品上生的。诵《阿弥...
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这也是众生根机陋劣的原故,才力簿弱,知行不能兼顾,往往越是聪明颖悟知...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作无修无证之者。何谓无念无作无修无证之者?即是无所染着...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位慧空法师给印光大师写信,说他准备打饿七(即断食),印光...寺院里刚来了一批小沙弥。有天夜里,当新来的小沙弥们跟释心禅师做完晚修,回房就寝之后,就听隔壁的释心禅师大声喊...
爱染王根本印
【佛学大辞典】
上篇:爱染三尊 | 下篇:爱染金刚如法佛 |
【鹦鹉喩补特伽罗】 p1472 瑜伽六十九卷六页云:云何鹦鹉喻补特伽罗?谓如有一、唯依于文;不依于义。唯随文转;不...
结跏趺坐因由
四要品
信心
法佛无二
通达心
密家三藏
帝青
无漏诸法差别
依远离
观察作意
我无我见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为何要先修布施才能够持戒

【推荐】蒙山施食的由来及功用
心灵哲学小故事

怀玉禅师精进用功,感得金台上品上生

学佛人不应偏重求知,而忽略力行

赤裸裸地来到这世间,亦两手空空的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