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释尊在娑婆世界发遣众生往生净土,而阿弥陀佛于净土招唤众生往生。略称遣唤。据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之二河譬所载,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于中途忽见二河,南为火河,北为水河。二河各阔百步,南北无边,于水火中间有一白道,阔约四、五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水之波浪交过湿道,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止息。此人既至空旷处,仅见群贼恶兽欲来杀害。此人怖死直走向西,见此大河即自念言(大三七·二七二下):“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见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欲倒回则群贼恶兽渐相逼近,欲南北避走则恶兽毒虫竞来相逼,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入水火二河。此人惶怖不已,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勉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时,东岸忽闻劝人之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离死难。”又闻西岸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时又闻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众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而行,须臾即到西岸,而永离诸难。 p516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杀三摩娑】 此云离合。欲显三点非纵横相,当示修性有离合法。三道至迷,理性之法法圆具;二因开悟,修习之事...为我国古代僧官之最高位者。僧纲之最高阶位分为三种,三种中最上位之职位,称为大僧正。梁武帝普通六年(525),敕...又作日轮观、日想、日观。为观无量寿经中十六观之第一观。行此观法时,于落日之际,正坐向西,谛观彼落日,内心坚住...【施财差别】 p0859 俱舍论十八卷十二页云:由所施财,差别云何颂曰:财异、由色等,得妙色好名,众爱柔软身,...【教授与教诫差别】 p1014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五页云:问:教诫、教授、有何差别?答:遮无利益,故名教诫。与有利益...(人名)钱塘人。姓吕氏。十五岁出家,二十岁受具。游历诸方,讲宣经教,太宗遣使迎请,称疾不行。着法华义疏三卷。...(杂语)言师无慧解,如盲人。弟子无行业如跛者也。止观五曰:自非法器,复阙匠他。盲跛师徒,二俱随落。瞽蹶夜游,...慧日,是唐代净土宗的高僧,俗姓辛,山东东莱人。唐中宗时出家,受具足戒后遇到义净,听到义净述说巡礼如来遗迹的情...【显现变异分别】 p1467 世亲释四卷十七页云:显现变异分别者:谓眼识等、显现似彼所缘境相、所有变异。缘此显相变...指菩萨的悲心增上之种性。又作悲增。菩萨有增悲与增智(又作智增)二种种性。增智菩萨(智增菩萨),大智之性分(诸...(1247~1314)元代僧。俗姓赵。二十五岁从柏林寺之潭法师受学。住秦州(甘肃)景福寺,宣扬法相教义,声名远播。主...(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佛说八大人觉经) 如果没有智慧的观照,我们会...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区的灵鹫山精舍里,为天、人、龙、鬼等众生宣说微妙法义。当时,有一人舍去了家宅、妻儿,来到...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位住在纽约的友人邀请,到纽约做客。 当纽约友人引领着印第安...
末学生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中毕业,当时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一直在家务农。现有一儿...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洵为利生唯一无上法门。唯现在之人,或者自高自大,谓既云众生...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出家以后不久,一天,有一位年轻的比丘请问佛陀道: 佛陀!像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五百人出家,她...问: 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下这个身体,执著在病苦中,即使念佛也不能自拔,请开示。 大安...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自身,依报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环境,包括山...
发遣招唤
【佛光大辞典】
上篇:发趣论 | 下篇:发露 |
(杂名)梵语誐罗惹哆Garjita。为空中之四大相触而发声者。三界义曰:长阿含云:有时地大与水大相触,有时地大与火...
杀三摩娑
大僧正
日想观
施财差别
教授与教诫差别
慧基
盲跛
慧日(680—748)
显现变异分别
增悲
英辩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猕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门
你们专注的是钱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略释天台六即义
佛陀谈对待色欲的态度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