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卷。全称大乘掌珍论。印度清辩(梵 Bhāvaviveka)着,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内容为有关空义之论述,系以因明之论法,论破外道、小乘、大乘有宗之谬见,而证大乘空宗之实义;力倡以远离有无分别之空智完成八正道、六波罗蜜。书中所立(大三○·二六八中):“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之量(论式),即称为掌珍比量、清辩比量。注释书有料简一卷(元晓)、疏一卷(神泰)等多种。[古今译经图纪卷四、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六] p495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业自在所依止义】 p1220 辩中边论上卷十七页云:第十地中、复能通达业自在所依义。随欲化作种种利乐有情事故。...资持记·释钞序:“道覆,聪师(法聪律师)弟子,聪但口传,覆乃作疏六卷。传论云,但是长科,至于义举,未闻于世。...【生死长夜】 谓众生沉溺于生死之苦,如长暗之夜。生死如梦,于梦中未能觉知为梦,须至觉醒时,始能追忆梦中之境为...(术语)自义无碍智起义无碍之言说也。于言说辩了之名。...(杂语)色界之顶上,即色究竟天也。摩醯首罗天宫在此。...亦名:共女人宿戒犯缘 子题:女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缘成:一、是人女,二、室相成,三、共同宿,四、知同宿,...【泥缚些那】 或云泥伐散那。西域记:唐言裙(云云)。旧曰涅槃僧,讹也。既无带襻(普患切),其将服也,集衣...(物名)贤为善之义。又名善瓶,德瓶,吉祥瓶,如意瓶,有德瓶。若人祈神天感得此瓶时,所求者如意由瓶而出云。大日...(术语)唐善导以观经一部所明十六想观之行,摄于定散之二善,前十三观以禅定之心,观净土之依正二报,故名之为定善...《圆觉经》,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思所造】 p0851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五页云:谓彼诸行,由昔愿力所集成故;名思所造。...大悲咒修持仪轨...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明末清初,处于衰落期的禅宗呈现出一派复兴的迹象,僧尼人数继续增加,士大夫也纷纷逃禅,在这样一个时期出现了一些...
环境的污染 我们知道今天世界面临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有一部英文书译成中文叫作《安静的春...玄奘大师幼年时就聪慧好学,而且家学渊源,少年出家后更是勤奋用功,十三岁就能登座于大众前覆讲经论。在博览各家宗...
故事发生在1965年,内蒙古黄羊滩地区的村里有一户范姓人家,家里有一儿一女。大儿子娶了一个陕西媳妇。小媳妇父母早...
分别是一种知识、知能。如果没有分别作用的话,则天下浑沌。然而,佛法是要我们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有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这是我儿时曾经听一位长辈说过的话。当时听到的时候,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深意,然而奇...
《楞严经》前三卷半的经文当中,有三个主题是它的重点: 第一个,破除虚妄。 我们平常在修学的时候,都是根据我们的...
这个习气不容易了解,但是我们用一种比喻就很容易了解,比如说你每天泡茶,你每天泡茶、泡茶,泡习惯了,这个茶叶,...
掌珍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掌中论 | 下篇:掌簿判官 |
【老怖】 p0621 集异门论四卷十七页云:老怖者:云何老?答:发落等;广说如法蕴论。是谓老。云何怖?答:如有...
业自在所依止义
道覆律师
生死长夜
义无碍辩
色顶
共人女宿戒犯缘
泥缚些那
贤瓶
定散二善
圆觉经
思所造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学道者应具备这三种心

重视心灵环保建设
玄奘大师

【推荐】是业报现前还是冤魂报复

有分别与无分别
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

《楞严经》的三个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