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佛光大辞典

勒那识祇

梵名 Ratna?ikhi。意译宝髻。即昔时宝髻佛尚未出家学道,仍为太子时之名。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

勘破

禅林用语。即看破、识透之意;看透了互相比较、试验、质问之对手。亦即勘定事之是非。无门关第四十八则(大四八·...

勘过

禅林用语。即加以审察试验,使真相明晰。碧岩录第二十则(大四八·一六○上):“龙牙问翠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勘辨

禅林用语。禅林师家判别修行者之力量,或学者探问师家之邪正。临济录、云门录等有勘辨一项,内容即记录师家与学人...

即地水火风四大中,风大之自性。即风具有动摇之性,可产生流引、增盛之作用,故能令四大所造物质相续变移至他方。...

动不动法

指欲界之法为动法,色界、无色界之法为不动法。欲界之法,多起五欲妄想,是为无常,故称动法。不动法,则指定而不...

动用什物

指禅林中属于寺院所有而可供使用之器物。禅苑清规卷三(卍续一一一·四四七上):“寮舍、门窗、墙壁、动用什物,...

动物

佛教经典、故事集中,常以动物表现。其理由有三:(一)业(梵 karma)与轮回(梵 sajsāra)思想之...

动物崇拜

属自然崇拜之一种。始于后期自然宗教,乃狩猎时期原始社会意识之反映。最早期之动物崇拜可溯源至法国南部阿里埃日...

动着

禅林用语。原为动摇之意,此谓心摇动不定、起妄想。碧岩录第六则(大四八·一四六中):“空生岩畔花狼籍,弹指堪...

动静二相

为事物所具有之二种相状。动为活动之一面,静为止息之一面。碧岩录第四十六则(大四八·一八三上):“所入既寂,...

参谒、参寻、参学、参究之意。即学人谒见师家以问道,如“参师问法”;又修行坐禅,亦称参,如“参禅办道”。此外...

参天台五台山记

凡八卷。日僧成寻(1011~1081)撰。又称善惠大师赐紫成寻记。延久四年(1072),成寻时年六十二岁,...

参玄人

指佛道之修行者。参玄,意谓参究修学佛法之玄旨。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大五一·四五九中):“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

参同契

全一卷。唐代石头希迁(700~790)撰。系由五言四十四句二百二十字组成之古诗,诠明万法交参无穷,由本同契...

参究

即参学究办。在禅宗,即指参访师家,致力体得佛法。禅家排斥单方面之知解,以亲至师父处参学,求其开示之参禅为一...

参前

禅林用语。指晚参(晚间之参禅念诵)之前。若无晚参,则指放参以前。敕修百丈清规卷二达磨忌条(大四八·一一一七...

参后

禅林用语。又作参退。为“参前”之对称。指晚参或放参之后。即晚间之参禅念诵之后,或休止坐禅、行事等之后。敕修...

参商

指参星与商星。参星位于西南方申之位,商星位于东方卯位。此二星东西远隔,不能同时望见。故用此语来比喻久别不相...

参堂

禅林用语。禅林中,沙弥新加入为僧堂之一员,称为参堂。意即“初入堂”。敕修百丈清规卷五新戒参堂条(大四八·一...

参宿

梵名 ārdrā。音译頞达啰。意译湿、米湿、未湿。又称生眚宿、生养宿。二十八星宿之一。属于鲁达罗(梵 Ru...

参暇

禅林用语。指禅僧请假出禅院,而于十五日之内归寺。又作参假。后世称依止寺院投宿为参暇者,乃昔称挂搭之讹误。莹...

参饱

禅林用语。又称饱参。即充分悟得之意。参饱人,则指参学佛法达到彻悟之人,如饥饿者之饱食;又称饱参客、饱参人、...

参寥子集

凡十二卷。宋代僧道潜撰。又称参寥子诗集。参寥子为道潜之号。其诗甚能表现其个性,颇少含蓄,然不落俗套。诗集传...

参榜

禅林用语。又作参状、门状。指参见他人时所出示之拜帖(即今之名片)。阔约六、七寸,内不书文字,自左卷之,以丝...

参请

禅林用语。即弟子向师家请问并受教。亦同参问请益、参禅辨道之意。临济录勘辨(大四七·五○四中):“径山有五百...

参学

全称参禅学道。指禅者游访各禅刹,参访各家风格、规矩后,随从明师学习。黄镇成送涧泉上人游方诗:“直到无生参学...

参头

为禅林职称之一。又作参头和尚。参,参僧之意,即自四方前来参禅习道之僧;头,头首之意,即居于首位,并行指导、...

参禅

禅林用语。参入禅道之意。指于师家之下坐禅修行,引申为于禅定中参究真理。无门关第一则(大四八·二九二下):“...

参罗万像

又作森罗万象。参罗,与“森罗”同,形容树木繁茂并列之状态。宇宙间各种现象森然罗列于前,称为参罗万像;于佛教...

参辞谢贺

禅林用语。即指对统监寺院僧官之辞任、就任,所表示之谢辞及祝贺语。禅苑清规卷三(卍续一一一·四四五下):“监...

曼直林

巴利名 Maddakucchi-migadāya。为“曼达库直(巴 Maddakucchi)之鹿野苑”之意...

曼陀吉尼池

曼陀吉尼,梵名 Mandākinī。又作摩陀延池、漫陀耆尼池、曼那吉你池、曼陀枳尼池、摩那摩池。位于喜马拉...

曼陀罗华

曼陀罗,梵语 māndāra, māndārava, mandāraka,意译天妙、悦意、适意、杂色、圆、...

曼哆逻咒术经

为自在王菩萨经卷下所列种种外道书籍之一。系外道仙人所作。盖菩萨为度一切众生,而生大悲心,生一切智心,为一切...

曼殊

(一)梵名 Maju。又作满濡、曼乳。译作妙。系曼殊室利(梵 Maju?rī)之略称。亦即维摩经所谓之文殊...

曼殊五字心陀罗尼品

全一卷。唐代金刚智译。全称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为金刚界仪轨中之文殊五字...

曼殊沙华

曼殊沙,梵语 majūsaka,巴利语 majūsaka。又译作柔软华、白圆华、如意华、槛花、曼殊颜华。其...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又称数珠功德经、校量数珠功德经、曼殊数珠功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乃说明持数珠之...

曼殊师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又作曼殊一字咒王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为杂密经,文殊一字法。系释尊于净居天,为诸天宣...

曼荼罗仙

梵名 Mandra。意译弱声、弘声。又作曼陀罗仙。南朝译经三藏。扶南国人。生卒年不详。梁武帝天监二年(50...

曼荼罗四轮

据毗卢遮那成道经载,有胜义、世俗二谛之修行,世俗谛修行乃依金、水、火、风四轮以为曼荼罗,即:(一)本尊为黄...

曼荼罗身

即从身而示现曼荼罗诸尊。密教胎藏界之法弟子受灌顶以后,阿阇梨以 (aj,暗)字加持于弟子顶上,而流现胎藏曼...

曼荼罗供

又作曼陀罗供。略称曼供。即供养两部大曼荼罗之法会。一般于法堂落成、新造佛像开眼,或诸山开创纪念等,多修此法...

曼荼罗通三大

指曼荼罗通于体、相、用三大。曼荼罗,为密教用来形容菩提境地万德圆满之佛果,然所含语意与用例不限于此,如轮圆...

祖越寺

位于辽宁千山无量观西阁下。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于明代即负盛名,清代之后渐为无量观所取代。现存大殿三间。环绕...

祖意

禅林用语。为祖师西来意之略称。历代禅门祖师所传佛法之意;因祖祖相传,直指心印,故称祖意。又以教禅相对,故天...

祖像

又作祖影、祖师像。即绘画或雕刻的祖师之肖像。此类绘像或雕像,我国古来甚盛行。据佛祖统纪卷五十三之载,唐中宗...

祖灯

列祖之法灯。谓历代祖师,师资相承,如灯火之相续不断。[碧岩录第二十则] p4242...

祖灯大统

凡九十八卷,另有目录二卷。清代曹洞宗僧位中净符编撰于康熙十一年(1672)。明末临济宗僧费隐通容于五灯严统...

祖觉

(1087~1150)宋代僧。嘉州龙游人,俗姓杨。号痴庵。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出家后参究华严宗旨,依圆悟...

梵语 deva。超越人格的一种宗教信仰之对象。一般被视为不具物质躯体,然非不具躯体形象;不受自然规律所限制...

神人

为菩萨本业经所举的佛十名之一。与大圣人、大沙门、众祐、勇智、世尊、能儒、升仙、天师、最圣等名,并称为佛之十...

神力

梵语 rddhi,巴利语 iddhi 。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诸经中,多处载有...

神分

又作神下。意谓将法施分与天地诸神。修密教行法之际,为除尽恶神之障碍、祈请善神之保护,特向诸天或神祇读经,使...

神文表白

密教修法之仪式。即于修法之先,诵神分以求诸天善神之保护,次对住持之三宝读表白文。其文表白六事:(一)赞修善...

神文表白愿文

于表白之后所读之随愿文。此愿文乃随施主之意愿所造,故称随愿文。 p4245...

神王形

佛教塑像之一。为威严的护法神之形像。通常著有甲胄。与忿怒形之动态形像相对,而呈静态形像。此类神王形可参见毗...

神仙思想

指我国古代之神秘思想。人皆向往长生不老,致产生神仙修炼及仙药之故事。根据考证,西元前三世纪,此种与山岳信仰...

密迹力士

梵名 Guhyapāda vajra, Sanda(音译散那)。即守护佛法之夜叉神。又作执金刚神、密迹金刚...

神光

(一)又称威神光。谓佛之光明灵妙不可思议。光明象征智慧,佛智离一切分别虚妄之相,为不可思议;从而其光明亦离...

神我

梵语 purusa。意即“人”,指个人之精神本体。又作神我谛、我知者。或单称“神”、“我”。印度数论学派所...

神我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如六派哲学中之数论、胜论等说,谓人、天各自为常住独存者,彼等既可受用诸法,且为主宰万有之实我...

神沙怒眼睛

神沙,侍奉阎魔王之鬼神;怒眼睛,愤怒之意。乃用以形容容貌极度恐怖、愤怒之词。 p4248...

神秀

(605~706)唐代禅僧。汴州尉氏(河南开封之南)人,俗姓李。身长八尺,尨眉秀目,有巍巍威德,少览经史,...

神足通

又作如意足通、神境智通、神境智证通。五通之一,六神通之一。即得如意自在之神通力。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载有三种...

神足智通愿

为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九愿。圣众或可以天眼彻见净土,或以天耳远听其土之音声,然若欲身至,则不得如意,或山川遥...

神供

密教供养诸鬼神之作法。修护摩时,于道场外净处设神供坛,诵十二天及鬼神等之真言,并献上供物。此种修法即称神供...

神明

无法思惟分别者,称为神;能照见者称为明。(一)指天地之诸神,诸神能明白察知善恶邪正,确实无误,故有此称。(...

神昉

唐代僧。生卒、乡籍不详。初住法海寺,精通大小乘经论,唐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始于弘福寺译经,师奉召证义,...

神迥

(566~630)唐代僧。冯翊(陕西)临晋人,俗姓田。聪慧绝伦,博通经典,年少出家。住京师大庄严寺,常于春...

神宫寺

又作神宫院、宫寺、神愿寺、神护寺、神供寺。指日本为服侍神祇,而于神社内所设之寺院而言。以本地垂迹说为基础之...

神晏

唐末五代僧。生卒年不详。大梁人,俗姓李。幼恶荤膻,乐闻梵钟之音。十二岁染疾甚笃,梦神人赐药而顿愈。次年,复...

神泰

唐代僧。籍贯不详。初住蒲州普救寺,及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六月,玄奘于京师弘福寺译经,与灵润等十一人共...

神回

唐代僧。幼习佛道,博学多闻。从大义修习天台学,复从左溪尊者学三观,皆能精通奥旨。于宝应年中(762),声名...

神勒寺

位于韩国京畿道。创始年代不详。高丽辛禑王二年(1376),王师懒翁慧勤示寂于本寺,建有墓塔(石钟)。八年,...

神清

(?~820)唐代僧。昌明(四川彰明)人,俗姓章。字灵庾。少习儒典,多闻强记,工诗文。于长投绵州(四川绵阳...

神通

梵语 abhijā,巴利语 abhiā。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

神通月

又作神变月、神足月、三长斋月。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月为持斋行善之月,故称三长斋月。据释门正统卷四载,于...

神通光

又作圆光、现起光、放光。佛菩萨身上所发之光焰,恒常不灭,乃非寻常之光,故称神通光。法华经序品(大九·二中)...

神通寺

位于山东济南东南约四十六公里处。前秦皇始元年(351,即东晋永和七年),僧朗移居泰山与隐士张忠结交。未久,...

神通乘

指密教。三密之教法具有速疾之力,故喻称为神通乘。佛教之目的乃在于渡越生死海,达于解脱之境,故若以教法而别,...

神智

(一)无碍自化,彻见事理之智慧。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中):“神智洞达,威力自在。” (二)(819...

能被法

对“所被”之机而言,指能被护众生之教法。 p4297...

能造所造

能造与所造之并称。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具足五因(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能造作诸色,故称为能造;...

能诠

“所诠”之对称。诠者,诠释经典之文句,以其能解释、显现经中之义理,故称为能诠;反之,被解释、显现之义理,则...

能遍计

“所遍计”之对称。第六识、第七识普遍计度诸法而妄执有实我、实法,故称能遍计。唯识三性中,遍计所执性之自性系...

能缘

具有认识作用之主体为“能缘”,被认识之客体对象为“所缘”。缘乃依赖、依靠、攀缘等意,即表示心识非独自生起,...

能缘缚

“所缘缚”之对称。为二缚之一。能缘缚,乃所缘之境为能缘之心所缚,故称之;反之,能缘之心为所缘之境所拘碍则称...

能缘断

烦恼断灭的四因之一。谓断灭能缘之惑,而所缘之惑自亦断灭。见惑之中,苦、集、灭、道等四谛各有所断之惑,其四谛...

能静观音

三十三观音之一。能静之名,盖使蒙难者远离灾难,获得安静之意。相当于法华经卷七普门品所载之(大九·五六下)“...

能薰

为“所薰”之对称。即能薰习者。例如七转识及其心所,称为能薰;第八异熟识为所薰,其内之种子则因七转识及其心所...

能薰四义

法相宗论薰习时所立之能薰条件有四种,即:(一)有生灭,凡能薰之法,必显现生灭现象,由此生灭而有变化作用,不...

能变

即指八识。唯识宗谓万法皆为识之所变,故谓八识为能变。小乘于此立六识,大乘唯识立八识,并分为初能变(第八识)...

能显中边慧日论

凡四卷。唐代慧沼撰。略称慧日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即依法相唯识之宗旨,阐明一乘三乘、种性、佛性等实义,...

般舟

(一)梵语 pratyutpanna。意译为佛立、常行。原为现在、现前之意。以修此三昧,可使一切诸佛现前,...

般舟三昧

梵语 pratyutpanna-samādhi。定行之一种。又作常行三昧、般舟定、诸佛现前三昧、佛立三昧。...

般舟三昧经

梵名 Pratyutpanna-buddha-sammukhāvasthita-samādhi-sūtra...

般舟赞

全一卷。全称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又称般舟三昧往生赞。唐代善导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系依观...

般泥洹

梵语 parinirvāna。又作般涅槃。指熄灭或吹熄之状态。当烦恼火烧尽后,即至于智慧完成而臻于觉悟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