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唐代金刚智译。全称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为金刚界仪轨中之文殊五字法。初说此法之功德,其次阐明阿、啰、跛、者、娜五字咒及其字义,详说此陀罗尼诵持之功德,并明示修行法要。 p439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譬喻)法门名。以一人之法展转开导百千人而无尽,譬如以一灯燃百灯,故云无尽灯。此为横之无尽也。维摩经菩萨品曰...【赡部林】 p1457 俱舍论十一卷五页云:于此池侧,有赡部林;树形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赡部洲。或依此果,...(术语)大为世间之轨范也。楞严经一曰: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广博,梵名 Vyāsa。为印度六派哲学中吠檀多学派(梵 Vedānta)之祖跋多罗衍那(梵 Bādarāyana)之别号。又称毗...梵语 duhkha-jāna。十智之一。了苦谛道理之智,即缘苦谛而作“苦、空、无常、无我”之四行相,其惑断除时所得之无...(术语)解脱知见为如来法身之一分,故曰身。...(名数)有六种:真身,应身之二身。常身,无常身之二身。生身,法身之二身。实色身,化色身之二身。真身,化身之二...全一卷。又作正法恭敬经、威德陀罗尼中说经、善敬经、应恭经。北魏佛陀扇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内容叙说比丘...(术语)心悬一处而不忘也。大乘义章二曰:常守一缘,不能舍离,于缘发悟名忆。...(术语)说法界之理之教法也。佛地论六曰:空无相理,说法界理,名法界教。...亦名:安居忘不受日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问:‘遇缘出界,忘不受日,经宿,破夏不?’答:‘诸部无文。五百问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是无分别的。凡夫与圣人的分界,就在有分别与无分别。有分别妄...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9大害处: 1、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财法二施:财布施和法布施。财布施随缘量力,遇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帮一把。作过之后即放下,不留在心里、不挂在口上...问: 请师父开示,先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法师答: 当然,心是无形无相的,没办法送。它意思是说,我们...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直以来,我们都将这种矛盾称为难以逾越的代沟。比如: 当我们沉醉于流...
凡沙门、居士,见疾病人,须时看护之。 就是说有了生病的人啊,作为我们佛弟子来讲。应该经常前往看视、看护。这个...生活在世间,苦多乐少,我们常常要面对痛苦,生命中的逆境人人都不可避免。 经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痛苦,都在反...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舍净土...
曼殊五字心陀罗尼品
【佛光大辞典】
上篇:曼殊 | 下篇:曼殊沙华 |
指集录一人著作之书。如梁代出三藏记集卷十二,举有齐太宰竟陵文宣王法集录、释僧祐法集等,皆为别集。又如唐代之沙...
无尽灯
赡部林
弘范
广博仙人
苦智
解脱知见身
二身
正恭敬经
忆
法界教
安居忘不受日开制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生气对身体的9大害处
若印经造像留下名字,功德变少甚至折损福报
【推荐】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孝顺自己的父母?

看病的时候,应为病人念一偈子
苦乐都随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