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曼荼罗通于体、相、用三大。曼荼罗,为密教用来形容菩提境地万德圆满之佛果,然所含语意与用例不限于此,如轮圆具足、极无比味、无过上味、聚集,发生、坛、道场等,均为常见之译语。大,周遍法界之义。密教之常法,以六大、四曼、三密依其次第,配于体、相、用等三大。即谓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乃诸法能生之本源,圆满周遍于一切法界,此称六大体大;大、三昧耶、法、羯磨等四种曼荼罗,自外界可认知其相状差别,且于一法中具足众相,此亦圆满周遍于万法,此称四曼相大;身、语、意三密之业用,圆满具足,周遍于一切万法,此称三密用大。然据秘藏记卷末之说,则四曼不惟配于“相大”,且亦融通于体、用二大,其意概谓曼荼罗亦含三密圆满具足之义,故以曼荼罗为三密之用大;又曼荼罗为诸法能生之根源,即 (a,阿)字本不生六大体大之位,故以曼荼罗为体大。加上密教一般说法之四曼相大,则四曼荼罗一一皆通于体、相、用等三大。(参阅“四曼相大”1755) p440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名)半开而将满开之莲华也。秘密念佛抄曰:观音手执未敷莲,作开敷势,即此表示也。...为守护众生之罗刹名。据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载,此罗刹妇居大海岸,闻血气香,能于一夜中行八万逾缮那之里程。常卫...为历代皇帝受佛戒之仪式。据明代辍耕录之受佛戒条载,累朝皇帝,先受佛戒九次,方正大宝,而近侍陪位者,必有九人或...【安隐住】 p0625 瑜伽七十卷五页云:安隐住者:烦恼苦断,能作证故。...(术语)Lakṣmi,译曰吉祥相。大日经疏八曰:梵云落吃涩弭,翻为吉祥相,或云具相。亦是嘉庆义、吉祥义、吉庆义、...即象形之香炉。又称香象。此炉焚香置于道场入口,行者跨之入内,表以香薰身,使令清净。以象身有香气,故用象形表之...(术语)名者体上之名称,义者体上之义理。如言诸行无常,诸行为名,无常为义。又呼召之名目,谓之名,为名所显之法...【末那三位无有】 此指修唯识行的菩萨,修至何位方能断除我执,舍末那之名?此有三位,即:一、阿罗汉位:二乘阿罗...梵语 kala?a,音译迦罗奢、羯攞赊;或 kundikā,音译军持。又作贤瓶、德瓶、如意瓶、吉祥瓶、阏伽瓶。于密教,盛装...因明用语。意即依言语而陈明己意。又作言显、言彰。为“意许”之对称。乃因明对论之中,立(立论)者为表明主张或敌...(界名)极乐之异名。以彼土之众,总以莲华为所居也。...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济度;菩提路远,非净土孰可依凭?然苟非精进,念佛无自成功;未得一心,净土何由可到? 今...一天,四众弟子、诸大国王、臣民在舍卫城给孤独园中,恭敬围绕释迦牟尼佛,聆听开示。此时大众心中不禁兴起疑问:世...那么怎么样从第六意识的如理的思惟、想象来改变我们过去的业力呢? 我们看下一段的总结。我们心中的想象,在佛教的...问: 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呢,他还有人间的记忆吗?如果不能保留人间的记忆,那享受极乐的又是谁?那人去极乐...
从人之常情来讲,儿子做裁缝,一定要做几件最好的衣服孝敬父母。儿子做医生,一定会有最好的治疗方案和最好的养生方...
《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非法。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与诸禽...
我们初发心的人,再重要的就是一个信字。这个信字如果建立不起来的话,最高的佛法,最高的善知识,也救不了你。所以...
关爱生命,保护生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假如某天醒来,人类由于自身不注重环境保护而任意污染,致使天...
曼荼罗通三大
【佛光大辞典】
上篇:曼荼罗供 | 下篇:祖越寺 |
(传说)国王欲得雁肉,以笼养之,中有不食者,诸雁谓曰何不食?不食者言忧不能食。七日瘠瘦,得从笼孔中出飞去。遥...
未敷莲华
一髻罗刹女
暖答世
安隐住
落吃涩弭
象炉
名义
末那三位无有
宝瓶
言陈
莲邦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集体念佛的十六条规约
谁能调伏众生的心
净界法师:一心三观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还有人间的记忆吗

佛陀教父亲修行什么法门来报父恩

忏悔的力量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