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佛学大辞典

不立文字

(术语)禅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单以心传心之玄旨,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

不共法

(术语)如来之功德与他不同。故名不共法。通论之则一切之功德悉名不共。故地持论中说百四十之不共法。今依一门说...

小乘十八不共法

(名数)佛之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合而为十八。俱舍论廿七曰:成佛尽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种。(中略)...

大乘十八不共法

(名数)智度论二十六曰: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于一切众生平等而无异想也;五无不定心,行住...

不共相

(术语)不与他共通,但属自己之相状,所谓特性也。...

不共业

(术语)二业之一。人人各别之业因,而感各自之果者,如各自之五根是也。...

不共变

(术语)以各人不共之业而变现各人不共之境者,如五根是也。...

不共不定

(术语)因明六不定因之一。立因而其因通同喻,亦通异喻,因而使宗不定,谓之共不定,不通同喻,亦不通异喻,因而...

不共中共

(术语)不共法中之共法。如人间之身体,人人各有一体,是不共也。然尚与众人共通而受用,是共也。...

不共般若

(术语)佛说般若经有共与不共之二者,说共通于声闻缘觉菩萨三人之法,谓之共般若。唯谈菩萨所行之法,不共通于声...

不死门

(术语)不死者,涅槃也。入于涅槃之道,谓之不死门。无常经曰: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

不死觉

(术语)八觉之一。因多财荣华而常念不死之恶觉也。...

不死药

(物名)雪山有上香药,人见之则年寿无量,名不死药。涅槃经二十五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药名曰娑诃,有人见之,得寿...

不死甘露

(杂名)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也。不死者,甘露之译也。大疏五曰:明日当贻内不死甘露,皆令充足也。...

不自在

(杂语)梵语曰:阿伊湿伐啰E?vara,中阿含经三十六梵志品曰:佛言:在家者以自在为乐,出家学道者以不自在...

不死甘露

(杂名)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也。不死者,甘露之译也。大疏五曰:明日当贻内不死甘露,皆令充足也。演奥钞十一...

五轮三摩地

(术语)观地等五轮之三摩地也。尊胜轨明二种:一正报观,一器界观。正报观如 之次第, 者顶上, 者眉上, ...

五智真言

(真言)即五佛之种子, 鍐(大日), 吽(阿閦), 怛落(宝生), 纥利(弥陀), 恶(不空)也。...

五智印

(名数)一 吽,金刚智印。二 怛落,宝智印三昧。三 纥利,法轮智印。四 恶,羯磨智印。五 鍐,一切如来法界...

不自惜身命

(杂语)为法而舍自己之身命也。法华经寿量品曰: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

不自赞毁他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菩萨十戒之一,禁止赞自己德而诽毁他人也。...

不妄禅

(术语)练习记忆之禅定也。维摩经天台疏一曰:舍利弗问经云:阿难修不忘禅,得佛觉三昧。...

不如法

(术语)如法之正理谓之如法,不如者谓之不如法。维摩经观众生品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不如无子

(术语)有恶子不如无子也。无量寿经下曰: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

不老不死

(杂语)悟入诸法实相,则生老病死,本来空寂,何老死之有,故闻妙经者,得不老不死。法华经药王品曰:众人有病,...

不行而行

(术语)无故行之心,而自契于行,谓之不行而行。大日经疏一曰:住此乘者,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往生论注下曰...

不安稳业

(术语)安稳业之对。不善业也。以其为受苦报之因,故有此名。...

不见举

(术语)三举之一。比丘犯罪而云不犯,谓之不见。...

不但中

(术语)观空假之外有不二之中,谓之但中。别教之中观也。观即空即假即中,收空假而为中,谓之不但中。圆教之中观...

不但空

(术语)二乘之人,观一切法悉皆空,见但空而不见不空,故名但空,即偏空也。菩萨不但见但空,兼见不空,故名不但...

不男

(术语)男根不具之人也。...

不邪淫戒

(术语)五戒之一。对在家之二众禁止奸他妻等不正之淫事也,若为出家戒,则正邪皆制之,故云不淫戒。如梵网经之十...

不更恶趣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二,使生彼国者不更堕于恶道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终之后...

不思议

(杂语)甚深之理及希奇之思虑在言议之外,谓之不思议。...

不思议身

(术语)不思议变易生死之身也。...

不思议空

(术语)又名第一义空。佛菩萨所得之空,为绝有无之空,而非二乘凡夫之所测知,故名不思议空。胜鬘经宝窟曰:龙树...

不思议变

(术语)真如之妙理转变而成万法之事相也。...

不思议界

(术语)真如之异名也。以真如为绝思虑言议之法界故也。...

不思议经

(经名)或指华严经,或指维摩经,以二经皆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

不思议劫

(杂语)劫数多量而不可思议也。...

不思议慧童子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南端有五奉教者,在其中央。八大童子之一也。或以为是此五奉教之总名。为天女童子形,...

不思议薰

(术语)无明薰炙真如而生妄法,谓之不思议薰。是真如为无为坚实之法,不可薰,而能受薰,故云不思议。楞伽经一曰...

不思议疏

(书名)解释大日经第七卷之疏也。为唐灵妙寺沙门不可思议法师所著,有二卷,附于大日经疏之后。...

不思议智

(术语)佛之智慧。深广而不可思议故云。...

不思议空智

(术语)证不思议空之理之实智也,以佛此智断烦恼。胜鬘经曰: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

不思议业相

(术语)智净相之对。还于清净本觉上之业用也。依智净相而本觉之德用现,能为一切胜妙之境界也。即无量功德之相,...

不思议缘起

(术语)曼荼罗之法,以三密之方便为缘,行者之观心为因,而现普门海会诸佛之境界。曾非思议之境,故云不思议缘起...

不思议变易生死

(术语)二种生死之一。离三界生死之身后以至成佛之界外生死也。由烦恼之力起有漏之善恶业,由此业所感之三界五趣...

不思议真言相道法

(术语)无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种种之声字,种种之声字成无相法身,故谓之不思议真言相之道法。大日经二曰:佛说不思...

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不思议境界经,三卷,赵宋施护译。佛住法界光明菩萨宫,入普遍光明三摩地,而放大光明,殑...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佛在祇陀林中,淫女弃一小儿于路边,众皆往观,佛诣其所作种种问答,次使现通,诸天蒙光...

不思议慧菩萨

(菩萨)此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最下端。梵名阿惹底也么底娜多,密号曰难测金刚。为权实不二智不可思议之主...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经名)二卷,失译。有千一百二十佛之名。...

不思善不思恶

(术语)绝善恶之思量也。无门关廿三则曰:六祖因明上座趁至大庾岭,祖见明至,即掷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

不空

(人名)三藏法师之名。梵名阿目佉跋折罗Amoghaajra,此言不空金刚,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罗门族,幼失...

不空王三昧

(术语)大乐金刚不空三昧也。大日如来所入之三昧也。金刚顶经出生义曰:住自受用身,据色究竟天,入不空王三昧,...

不空如来藏

(术语)二如来藏之一。亦云不空真如。如来藏,即真如之性,具足一切之万德,德无不备,法无不现也。...

不空罥索王

(菩萨)不空罥索观音也。...

不空罥索法

(修法)以不空罥索观音为本尊而修之密法。...

不空罥索经

(经名)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略名。...

不空罥索观音

(菩萨)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pā?a,译为不空罥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

形像

(图像)不空罥索观音之像法,依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有三说:一者三面十臂,一者三面六臂,一者一面四臂。今世间所...

经轨

(经名)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译。佛说不空罥索咒经一卷,隋阇那崛多译。不空罥索神咒神经,一...

不空成就如来

(佛名)Amoghasiddhi,金刚界五智如来之第五,五大月轮中北方月轮之中尊,隋业护牙拳之四金刚,金色...

不空罥索菩萨

(菩萨)不空罥索观音也。...

不空见菩萨

(菩萨)此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上第二位。梵名阿目伽捺罗舍,译言不空见。密号曰普观金刚。普观众生,开五眼...

不空供养菩萨

(菩萨)在胎藏界曼茶罗悉地院南端第五位,又名供养宝菩萨。梵名阿利也阿目伽补惹摩尼,译言不空养。密号曰如意金...

不空钩观音

(菩萨)梵名曰央俱舍Amoghānku?a,与不空罥索观音同体。在胎藏界之观音院,谓之不空罥索,在虚空藏院...

形像

(图象)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二十八曰:台中出现不空罥索心王清净莲华明王,三面四臂,首戴宝冠。冠有化佛,当中正...

不空金刚菩萨

(菩萨)胎藏界苏悉地院之一尊也。...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

(经名)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译。罥索观音之本经轨也。...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真言)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

不定性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声闻,独觉,菩萨三乘之种子皆具,或可为阿罗汉,或可为辟支佛,或可为佛,无有一定...

不定观

(术语)台家所立三种观门之一。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无论修何法,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证实相...

不定教

(术语)台家所立化仪四教之一。如来以不思议之力,能令众生,于说小乘中得大乘之益,于说大乘中得小乘之益。如是...

不定性聚

(术语)三聚之一。此性或可为邪,或可为正,无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聚,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业者名定性邪...

不定地法

(术语)心所六品之一。其性质非善非恶广通善恶无记三性,亦如彼大地法一切之心,未必随伴而起。寻,伺,睡眠,恶...

不定受业

(术语)四业之一。受果报而无决定之业也。...

不受三昧

(术语)法华经普门品,无尽意菩萨奉佛敕以珍宝之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天台解之云若约事而解...

不受一切法

(杂语)心意解脱,而不取受一切法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嘉祥法华义疏曰:心...

不来不去

(杂语)谓法之本性无去来往复也。智度论曰: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

不知足者

(杂语)欲念强而不知足者也。遗教经曰: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不法

(术语)背佛法为非道之行也。...

不两舌

(术语)十善之一。两舌者,向两边说是非而使相斗诤也。...

不放逸

(术语)一心专注而修诸善法也。俱舍论四曰:不放逸者,修诸善法,离诸不善法。...

不和合性

(术语)廿四不相应行之一。色心之诸法众缘不和合也。...

不取正觉愿

(术语)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而一一之愿以此愿若不成就我不取正觉(即不成佛)之誓言而结...

不果遂者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愿也。系念净土,植诸德本,至心回向之,则誓遂其愿望,必往生净土也。故名此愿为...

不相应心

(术语)根本无明动静心之体,而生业转现之三细相,此位之惑心微细,而心王心所不相应,谓之不相应心。见起信论。...

不染世间法

(杂语)不染着世间尘欲之法也。法华经涌出品曰:住于神通力,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

不染污无知

(术语)二无知之一。根性闇昧,不知事物之道理,法门之义理也,即智慧之劣者。是无始以来不学之结果也。但此无知...

不染着诸法三昧

(术语)文殊院之文殊,其左手持青莲华,是不染着诸法三昧之标帜也。文殊无相之妙慧,不着诸法。故云不着讲法。大...

不拜

(杂语)受三归为优婆塞优婆夷者,不得拜余道之天神地祇。受具足戒之比丘比丘尼,并不得拜国王父母也。般舟三昧经...

不信

(术语)心念不澄净。于三宝之实德不乐欲也。俱舍论四曰:不信谓心不澄净,是前所说信所对治。唯识论六曰:不信,...

不活畏

(术语)五怖畏之一。初学之菩萨,为布施,不能施自己之全所有物,畏尔后自己不能生活也。...

不律仪

(术语)三种律仪之一。恶戒也,戒律有善恶二种,要誓而作善止恶,是善戒,称为律仪,要誓而作恶止善,是恶戒,称...

不苦不乐受

(术语)三受之一。又云舍受。于不违不顺之境领纳不苦不乐之心意也。...

不即不离

(杂语)如水与波,水与波相别,故云不即,水波之性无别,故云不离。如言不一不异也。圆觉经曰:不即不离,无缚无...

不退

(术语)梵语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

三不退

(名数)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也。二行不退,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三念不退,于正念不退转也。此三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