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如来之功德与他不同。故名不共法。通论之则一切之功德悉名不共。故地持论中说百四十之不共法。今依一门说十八之不共法,而大小乘之法各异。梵Aveṇika-buddhadharma。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1386~1463)日本临济宗僧。号宝清老人,为一条兼良之兄。师事于东福寺岐阳方秀,精研禅要,通达宋学,于日本文化...(术语)五种般若之一。文字能诠般若之法,又文字之性空寂而本来解脱,故为般若。...【杂染十因】 p1412 瑜伽三十八卷十一页云:又于一切杂染缘起所有种种名想言说,谓无明行、识、名色、广说乃至老死...【种姓差别五种道理】 p1262 显扬二十卷十页云:问:云何种姓差别五种道理?答:谓一切界差别可得故;无根有情、不...涅槃经云七知:七知者,谓佛于涅槃会上,告诸菩萨,住于大乘,知七善法,名具足梵行是也。 一、知法 知法者,...【悭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悭者悭吝,财物不肯施舍,法理秘不告人,鄙恶地蓄积财法。《成唯识...又作六随眠。即: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卷四十六、俱舍论卷二十一](参...【忍】 忍者忍耐,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师地论》曰:‘云何名忍,自无...于佛陀时代成就阿罗汉果之薄拘罗年幼时的故事。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三载,薄拘罗生于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再娶。薄拘...【七种憍】 p0051 瑜伽二卷十九页云:云何七种憍?谓无病憍、少年憍、长寿憍、族性憍、色力憍、富贵憍、多闻憍...【能转道】 指证悟转依之智。即压制烦恼、所知二障种子的势力,而使之不作用的能伏道,及断灭种子的能断道。换言之...(龙藏本)...地藏十轮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再一则,讲到受持《法华经》。我们来看: 唐僧昙韵,定州人。行年七十,隋末丧乱,隐于离石...有位大学教授给大学新人的信中曾说:想拓展人文视野,最好的办法是打开你的眼睛。他说人最重要的应该是学会孤独。 ...
兹据净土三经及祖师之释,略明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一、住立空中的佛。《观经》第七观云: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
序文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故;二、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故;三、激扬生死凡夫,...三恶道众生的苦恼是很多很多的,他们很难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原因是什么?因为地狱,恶鬼,畜生世界的众生,他们的身...01、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02、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早上躺在床上,在一种没有被强迫的自然状态中,最容易冒出奇思妙想。 生活中总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听内心的...
广钦老和尚生于清光绪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福建惠安人,俗姓黄,名文来。因家境清寒,师四岁鬻...
不共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立文字 | 下篇:小乘十八不共法 |
(传说)时舍卫城有婆罗门家,应以声闻得度。迦留陀夷,念言我复度此家,则于舍卫城满千数。晨朝持钵至其家,主妇闭...
云章一庆
文字般若
杂染十因
种姓差别五种道理
七知
悭心所
六烦恼
忍
鱼腹儿
七种憍
能转道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竭诚受持《法华经》得感应
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

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莲池大师以十重法义别释净土教法兴起所因
妙境法师:如何得观音菩萨感应
特蕾莎修女的感人箴言
为心情放个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