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佛陀时代成就阿罗汉果之薄拘罗年幼时的故事。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三载,薄拘罗生于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再娶。薄拘罗年幼,后母瞋忿,将其掷于河中,值遇一大鱼,即被吞食。以福缘之故,犹复不死。有捕鱼师,捕得此鱼,至市场卖之。薄拘罗父见,即随买,持之而归,以刀剖腹,儿在鱼腹出声,唱言(大五○·三○八中):“愿父安详,勿令伤儿。”父遂开启鱼腹,抱儿出之。薄拘罗年渐长大,乃求佛出家,证得阿罗汉果。 p484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萨迦耶见于事不得决了】 p1420 杂集论一卷十六页云:问:萨迦耶见,当言于事了不了耶?答:当言于事不得决了。如...指行脚僧覆盖于头顶之斗笠。律典中分竹盖、叶盖二种。敕修百丈清规卷三入院条(大四八·一一二五中):“古人腰包顶...又作千僧斋、千僧会。即同时供养一千名僧侣之法会。据大智度论卷二、卷三载,释尊之时,频婆娑罗王曾供养千位比丘。...十重障之一。又作迟钝障、闇相于闻思修等诸法忘障。十重障,系菩萨于欢喜地、离垢地等十地中修十胜行而一一断除之十...全一卷。又作梵网经、六十二见经。三国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53)。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旨在显...(一)指一字咒。诸佛之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等三种,一字咒又称心咒。心者,真实精要之义,与心经之“心”同义。...梵语 anāsrava-prajā。即远离一切烦恼过非,纯真无垢之智慧;指三乘之圣智。俱舍论卷二十六(大二九·一三四中)...(术语)于诸法生欢喜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欢喜三昧者,得此三昧者,于法生欢喜乐。...(杂名)六根中眼鼻身三根之功能数量也。...(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大之一。相者德相也。言真如之体,具无量无边之性德也。起信论曰: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法身最初证得】 p0764 摄论三卷十五页云:复次云何如是法身最初证得?谓缘总相大乘法境无分别智及后得智、五...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问: 我很想持斋,但面前摆着美味佳肴,总忍不住要吃,怎么办? 周安士答: 作五种不净观,就能持了。第一,观种子...
佛陀在舍卫国弘化之时,国王、臣民、出家比丘、比丘尼、菩萨大士、天、龙、鬼神,及世间无数人民,经常共集一处,听...
佛住在舍卫国时,有一位长者,请佛及众僧去受供养。那时比丘们都去,佛没有去,派人去取食物,有两个原因:一是要给...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碍,质是具有质量、重量,碍是占有空间,你要从它那边走过去,它会障碍你,有一定的质量、...问: 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怎么去实践?面对不同的对境时,这两者的运用是不是应该有所侧...
《阿弥陀经》讲三种庄严:池水、宫殿、莲华,它的重点在莲华庄严。因为你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你受生的第一个处所,是...人人都想拥有美丽的相貌,但是有时事与愿违,为什么?恋爱中的男女,总是借着外在的物质表达内心的想法,但是外在的...
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若见造非法,生劣心随喜,由彼无智故,受苦复过是。如果看见别人造作非法的罪业,我们对...
鱼腹儿
【佛光大辞典】
上篇:鱼篮观音 | 下篇:鸟 |
(书名)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之略称。别称对法论。解阿毗达磨集论者。十六卷,安慧造,玄奘译。...
萨迦耶见于事不得决了
笠
千僧供养
闇钝障
梵网六十二见经
心咒
无漏慧
欢喜三昧
八百功德
相大
法身最初证得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想持斋,但美味佳肴总忍不住要吃,怎么办

摩诃迦叶度化贫妇

佛视病人如亲子

色法的由来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极乐世界的莲花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
用反作用力来改造相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