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人名)Kumārajiva,又作鸠摩罗时婆、鸠摩罗什婆,罗什三藏之具名。译曰童寿。合取父之名童与母之名寿者。出三藏...亦名:两舌戒犯相、离间语戒犯相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云,两舌者,彼此[斗@斫]乱令他破也。僧祇,以恶法告言,...指翻译佛经之四种原则。依翻译名义集卷六唐梵字体篇所举之四例,即:(一)翻字不翻音,如诸经中之咒语,字为汉字,音...【尽法】 p1285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五页云:谓彼诸行、于未来世,衰老法故;说名尽法。...梵语 nāmakāya。为心不相应行法之一。名,指表诠自性之名字、名目等;身,有积聚之义。即积集二名以上者,称为名...何等有上离欲?谓世间声闻独觉所有离欲。...种种事理,不出一心。故须谛信一心,乃为究竟。一心者,一念之心也。心性周遍,虚彻灵通,散之则应万事,敛之而成一...(人名)Balakṛti,比丘名。译曰斗力。见玄应音义二十三。...(一)指依观无量寿经所载十六观,为往生西方极乐之十六观门。(参阅“十六观”396) (二)密宗依显教九次第定之顺逆观...子题:破戒、不名破戒、清净真实悔过 随机羯磨·忏六聚法篇:“律云,有二种人:一者愚痴,谓不见犯,虽见犯,不能...植物之根能生长枝干花叶,器物能容物,然所生所容,有大小、多寡之不同;修道者能力亦有高下,故以根器喻之,俗谓学...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普贤行愿品...
那么我们讲到这个,我们凡夫的造业呀,从浅到深有两种差别:一个是善恶的差别,一个是染净的差别。我们一般人没有经...
不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苏东坡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有一种经世事后的淡...有个人的好友住在另一座城市,虽然相隔三十里,他每年必定举家到朋友那里访问一次,连小狗都带去。 好景不长,有一...
我们的五根、六尘种种的色法,其实是一念的心所相续变现、相续转生的,不是离心别有的。我们凡夫的颠倒,开展出来有...窥基的父亲尉迟宗,是唐代左金吾将军。母亲裴氏夫人因梦见掌中有月轮吞下而怀孕。据说窥基呱呱坠地时,红光满室,全...103岁的本焕长老豪言要活到120岁 我还是个小和尚 晨曦载曜,万物咸睹,清晨的弘法寺空灵而清静。仙湖植物园内清脆悦...
我们一般人的六根是向外攀缘的,很少人会自我反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没办法进步,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但是...
我现在讲个笑话给诸位听,其实这是真事实,也是教你们在世间要如何度脱这个人生。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
能转道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能转道】指证悟转依之智。即压制烦恼、所知二障种子的势力,而使之不作用的能伏道,及断灭种子的能断道。换言之,此即是能转舍二障、转得二果的智(能转道的道、即是智。)此有二类:一、能伏道:即是有漏无漏的加行、根本、后得三智,此智能伏二障的种子势力,使其不生现行。二、能断道:即是无漏的根本、后得二智,此智能断除二障的种子。
上篇:能熏所熏 | 下篇:根 |
【示现等觉涅槃甚深】 p0530 世亲释十卷五页云:颂曰:或现等正觉,或涅槃如火。此未曾、非有。诸佛身常故。此颂显...
鸠摩罗耆婆
两舌语戒犯相
翻译四例
尽法
名身
有上离欲
一心
伐勒迦梨
十六观门
忏悔法
根器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修空观,把生命归零

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言归于好

最严重的颠倒就是「常见」
窥基大师的故事
本焕老和尚: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推荐】坚固的妄想一定会破坏你的佛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