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种律仪之一。恶戒也,戒律有善恶二种,要誓而作善止恶,是善戒,称为律仪,要誓而作恶止善,是恶戒,称为不律仪。外道诸种之邪戒是也。恶戒虽为戒律之部类,然此为颠倒之戒律,故云不律仪。律仪发善之无表色,不律仪发恶之无表色。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五色之线缕。又作五色綖、五色缕、五色绳、五色丝。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细丝为一条之线缕。依大日经疏卷五载...(仪式)于食时前读经也。...(1197~1276)梵名 Madhva。为中世印度宗教改革家,印度教毗湿奴派系中之摩陀婆派开祖。生于南印度卡纳拉(梵 Kā...【杂集论述记】 唐慈恩寺窥基撰。又作《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凡十卷。系玄奘所译的《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之...苦相者,或三或八或六广说如前。何故经说若无常者即是苦耶?由三分无常为缘苦相可了知故,谓生分无常、灭分无常、俱...【第十地菩萨相】 p0968 瑜伽七十九卷五页云:问:已入第十地菩萨、当言何相?答:当言已得一切如来同大洒故;已得...(寺名)寺为隋开皇时所建。智者大师示寂于此。...【有法差别相违因】 p0556 因明入正理论云:有法差别相违因者:如卽此因,卽于前宗有法差别,作有缘性。亦能成...【七种真如作意】 p0062 显扬三卷八页云:论曰:真如作意相者:谓缘七种遍满真如作意。广说如经。一、流转真如...(传说)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之手足。见智度论十七,辅行四之三。五百仙人在山中。甄陀罗女浴于雪山池中。仙...(一)谓除去一分之无明,即证得一分之真如。 (二)指初地以上乃至九地菩萨之觉智。与“究竟觉”相对。为大乘起信论所...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现在社会资讯发达,对修道人来是很不利的。大家都往别人身上看:这个人做得好,那个人做得不好,却很少看到自己。修...
爸爸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处境,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自己体会出来的滋味,和别人说给我们听的,实在不一样。譬如说许...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我们前面介绍阿弥陀的意义,这地方是说...
如果土壤中没有种子,就不会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会有后来的百花竞放和绿叶葱茏,更不会有后来的累累硕果;同样,对...朋友老丁送儿子去省城上大学,按理说要第二天才能回来,没想到当天下午他就回来了。他说只送儿子上了火车,然后自己...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垃圾,才能保证电脑运行速度;汽车行驶到一定里程必须要做保养,以免出现故障;人饿了...
我们要对治烦恼时,你有两种选择: 第一个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第二个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 我们一般...
古人说,慈不掌兵。孙子也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而我认为,慈能掌兵。因为...
不律仪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活畏 | 下篇:不苦不乐受 |
【躭着睡眠等戒】 p0938 瑜伽四十一卷十一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懒惰懈怠,躭睡眠乐卧乐倚乐;非...
五色线
临斋讽经
摩陀婆
杂集论述记
苦相
第十地菩萨相
真觉寺
有法差别相违因
七种真如作意
五百仙人
随分觉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你为什么就碰不到高僧

【推荐】在富裕中亲尝贫困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时时修正我们的思想
人要自己行走才会真正成长
你的心房清理了吗

对治烦恼有两种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