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术语)不善之行也。俱舍论十六曰:一切不善身语意业,如次名身语意恶行。十地论义记四本曰:现习恶行,当受大苦。...指上座所应具足之十种条件。据十诵律卷五十载,即:(一)有所住处。(二)无畏、无能遮者。(三)能息烦恼。(四)多知识,...僧人称鸡之隐词。东坡志林:“僧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 p6978...即指密教诸尊各别之坛,乃相对于金刚界、胎藏界两部之都会坛。其图式系以一门之尊为中台,而以自部之眷属分列第二重...为秘藏记所载五种念诵之一。又作生念诵。谓于心中观想法螺,念想由此发出妙音声,随声而诵。(参阅“五种念诵”117...(印相)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经所说也。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又作有无二见。指凡夫因妄想分别所生起之绝对皆有之有执,或绝对皆无之空执。二执皆系谬误见解,有执,如执著有实我...有二义:(一)谓无数珍宝积聚一处。大宝积经卷八十一(大一一·四六六上):“一一宝聚高一由旬,出大光明照彼世界。...【有事】 p0538 俱舍论一卷五页云:此有为法,或名有事。以有因故,事是因义。...(术语)诸法何故事事无碍。一唯心所现故,诸法之本原,非有别种,为自唯一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故彼此必有可和融...(术语)圣者之道也。总称三乘所行之道。华严经八曰:具转圣道妙法轮。成实论一曰:圣道能破一切结使。【又】八圣道...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给别人看,也在盯着别人怎么活。不断地揣摩着别人的想法,照顾着别人的情绪。 于是乎,我们习...
学佛,就是学得我们的心定,要发大心,立大愿,这必定要有定力,并非今天立愿,明天就到达,应该要有这份耐力,既然...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可以的。 当我们了解到佛法以后,要把家庭搞好,令大家和睦,...五代後梁开平年间(907~911年),四明奉化(浙江省)突然来了一位行为怪诞的和尚,皱著额头,腆著大腹,身背一条大...
《佛说九横经》原文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
记得南师(南怀瑾)说过一句话,当你有福报时,不是你去找钱,而是钱来找你。现在的人,拼命找钱,下海经商,炒房炒...
跟着悭贪嫉妒而来的,是自赞毁他。在这里的同学每天诵戒,都知道《菩萨戒本》第一条,最严重的就是自赞毁他,自己赞...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合,则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无量无边。况身口意三业,恒...
苦相
【阿毗达磨辞典】
苦相者,或三或八或六广说如前。何故经说若无常者即是苦耶?由三分无常为缘苦相可了知故,谓生分无常、灭分无常、俱分无常、生分无常,为缘故苦苦性可了知。生分无常者,谓本无今有,苦品诸行体是逼迫,由此无常为缘苦苦性可了知,灭分无常为缘坏苦性可了知。灭分无常者,谓已有还无,乐品诸行不可爱乐,由此无常为缘坏苦性可了知。俱分无常为缘行苦性可了知俱分无常者,谓粗重诸行相续流转,若生若灭俱不可乐,由此俱分无常为缘行苦性可了知,即依此义薄伽梵说,诸行无常诸行变坏。又依此义言诸所有受我说皆苦,当知此中于不苦不乐受及乐受,密意故说苦苦,受苦性世间共了故不复密意说。又于生灭二法所随诸行中有生等八苦,性可了知故,佛说言若无常者即是苦。又于无常诸行中有生等苦可了者,如来依此密意说言,由无常故苦非一切行,若不尔圣道无常故亦应是苦。
上篇:乐迟通行 | 下篇:乐恶友 |
(名数)一、大日经,具名大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七卷,善无畏译。二、金刚顶经,具名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
恶行
上座十法
钻篱菜
别坛曼荼罗
声生念诵
不动尊十四印明
空有二执
宝聚
有事
玄门无碍十因
圣道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高僧斩断最后贪念逃过一劫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布袋和尚

远离这九种横死的因缘

不是你去找钱,而是钱来找你

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受诸剧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