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诸法何故事事无碍。一唯心所现故,诸法之本原,非有别种,为自唯一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故彼此必有可和融之理。二法无定性故,诸法为如来藏心之缘起法,原无一定之自性。故有彼此和融之理。三缘起相由故,缘起之法,不得单独保体,必为相由而仅成体者,故随而有可和融之理。四法性融通故,法性融通,故如性之事,亦有可融通之理。五如幻梦故,诸法之虚假无实,如幻梦,故有可和融之理。六如影像故,诸法缘起于一心界而不存在,如镜中之影像,故有可和融之理。已上六因,就诸法自尔之德相。已下就业用之无碍而说因由。七因无限故,菩萨于因中修无限之因,故有至果必得无碍业用之理。八佛证穷故,佛者证穷真性,故如性业用亦无碍也。九深定用故,以深妙之禅定力故得业用之无碍。十神通解脱故,不思议之神通力,离物之羁束而为自在,故可得业用之无碍。见华严玄谈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受用身非卽自性身】 p0732 摄论三卷二十二页云:何故受用身,非卽自性身?由六因故。一、色身可见故;二、无...(仪式)禅语。又曰暖寺,暖席。入寮之人,办茶果等飨先居之人。谓之暖寮。又言他人贺入院。...亦名:提舍尼篇僧尼有异 子题:尼有八提舍、八种美食、美食八种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明僧尼不同,至文为解。”行...(杂语)心意解脱,而不取受一切法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嘉祥法华义疏曰:心无...【引发静虑】 p0377 无性释七卷十二页云:引发静虑、谓能引发六神通等殊胜功德。...(譬喻)华者喻也。又假之义也。如人为获果实而植树,正得其果实,兼可得华,华即华报也。如此众生植善恶之业因,正...(术语)命终时苦闷绝倒气息之时也。...(神名)Nirṛti,掌西南之神名。因而西南曰涅哩底方。大日经疏五曰:西南涅哩底。...【外行】 p0492 集异门论十一卷九页云:云何外行?答:若行、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续。若非情数。...【四因起念忘失】 p0458 显扬十五卷七页云:复次由四种因,起念忘失。颂曰:昧故,羸劣故,及起放逸故,相续断绝故...(公案)续传灯录二十二曰:室中设三语以验学者,一曰拨草瞻风,只图见性。即今上座性在甚么处。二曰识得自性,方脱...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2013年4月24日,海山长老安详示寂,世寿86岁。长老以弘扬净土法门为己任,行持不舍昼夜,悲心广度众生。德高望重,...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心灵的素质很重要,真的。有些人他有成功的倾向,有人是有失败的倾向,这是一个事实。你看有些...
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到底什么业会被激发出来,临命终就很重要,是一种业力激发的时候。业力的激发有两种:第一我...【六字真经堪读诵,谁言名字假非因。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劝君早发西...
一切法都是心生的,所以对一切都不要贪恋。出家要远离俗家,俗家事情乱如麻。但要想到利益众生,先从六亲眷属利益起...
据《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这样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有一个富家媳妇,因为经常被婆婆责骂,便赌...人类身体构造天生为素食设计,牙齿和曲肠都是来咀嚼和消化谷类和植物的。(哥伦比亚大学韩汀博士/瑞典科学家林内)植...
圆教和禅宗是一致的,佛说的法是对机不同,目的都是明心见性,不管是学禅、学净、学密,佛出世间的目的,就是《法华...
玄门无碍十因
【佛学大辞典】
上篇:玄门 | 下篇:玄宗 |
【五种心散动法】 p0273 瑜伽七十七卷十五页云:世尊!若诸菩萨、于奢摩他毗钵舍那现在前时,应知几种心散动法?善...
受用身非卽自性身
暖寮
波罗提提舍尼篇僧尼有异
不受一切法
引发静虑
华报
闷绝位
涅哩底
外行
四因起念忘失
兜率三关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海山长老谈净土法门的修行

用什么样的心来使愿望会成功呢

净土宗要求你少造罪业
南无阿弥陀佛即六字真经

犯戒可救,破见难救

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人人都应成为素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