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三卷八页云:论曰:真如作意相者:谓缘七种遍满真如作意。广说如经。一、流转真如作意。谓已见谛诸菩萨,以增上法行善修治作意,于染净法时,思惟诸行无始世来流转实性。既思惟已;离无因见,及不平等因见。二、实相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净法因,思惟诸法众生无我性,及法无我性。既思惟已;一切身见,及思惟分别众相作意,不复现行。三、唯识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净法所依,思惟诸法唯识之性。既思惟已如实了知唯心染故众生染,唯心净故众生净。四、安立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污法体,思惟苦谛。既思惟已,欲令知故,为有情说。五、邪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污法因,思惟集谛。既思惟已,欲令断故,为有情说。六、清净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法体,思惟灭谛。既思惟已,欲令证故,为有情说。七、正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行,思惟道谛。既思惟已,欲令修故,为有情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译曰大誓愿。...(术语)清净之佛国也。华严经七曰:广大净刹皆成就。行事钞下四之一曰:作从佛往净刹之意。...又作白椎。指打椎告事。白,告白;椎,系于一般律院告大众静肃时敲打之器具。白椎之人,称为白椎师,多以知法之尊宿...与“默传心印”之义相同。于禅宗,师家教导弟子不以言语或文字直言明示,而以心传心,令其自悟佛法奥义,见性成佛。...(界名)地狱之一处。千手经曰: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即以禅宗六祖慧能之弟子荷泽神会为宗祖之禅宗派系。神会于唐玄宗时,住洛阳荷泽寺,故后世以荷泽称之,其宗派亦被称...(地名)又云灵鹫山。佛尝居此。世俗所称鹫岭,灵山,皆指此而言。智度论曰耆阇崛山,即鹫头山,山顶似鹫,王舍城人...死生通者,谓依止静虑于观有情死生差别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观诸有情死生差别者,谓以天眼观诸有情死时...【佛证净】 p0654 法蕴足论二卷一页云:云何佛证净?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印明)二手交叉作拳,竖二中指以头相拄作莲华之形。见无量寿仪轨。...梵名 Aksapāda。又称乔达摩(梵 Gautama 或 Gotama)。为印度正理学派(六派哲学之一)之祖。略称足目。全称足目仙...普门品(日诵式版本)...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大师在讲妄语戒时,他特别提到增上慢。 若功夫稍稍得力,不知...
用世间狭劣的眼光去看,就把善这一个字看得太轻缓,认为行善得不到什么好处。世间的评价标准,行善都有什么好处?你...我的父母双亲,现在何处呢?究竟怎样了呢?父亲的健康?母亲的灵? 《诗经》的〈蓼莪篇〉说的:「哀哀父母」,我岂...
佛要我们修道人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惭和愧,确实我们要生起这个心。无量劫以来,我们由于贪欲才投到这个欲界。尤其...
当你布施的时候,如果碰到这些人(盲聋喑哑)了,你要生起大慈悲心,特别是学佛的弟子,不是给他几个钱的问题,钱只...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俗语说:小事做不来,大事难成就。此是从小事上可反映出一个人的思维以及办事的态度。因小事是成就大事的基础,无论...
一切都是唯识所现,唯识无尽,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痛苦不幸之事,我们不想让它发生,但它还是发生了。如何面对无...
七种真如作意
【法相辞典】
【七种真如作意】 p0062
上篇:七种难识了别 | 下篇:七种念佛法身 |
佛于成道之后十二年间,说阿含经,世称有相教,因阿含经讲说诸法实有之道。...
摩诃僧那僧涅陀
净刹
白槌
默传
火汤
荷泽宗
鹫山
死生通
佛证净
阿弥陀根本印
足目仙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不善之家,正殃在身余殃在孙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只要有这个欲望,想出离就没有办法

碰到这些人,应当在财施中加上法施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小事做不来,大事难成就
